
近年燕京啤酒桂林漓泉公司实现突破性的增长:产销量和利润分别突破60万吨和2亿元大关,跻身中国啤酒行业前四强。该公司董事长、广西区政协委员田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60万吨的产量创出了燕京漓泉产销量的历史新高。”
田建华说,那时许多人对能否达到上述目标持怀疑态度,因为许多企业包括世界上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在重组时都期望实现“强强联合”,但联合毕竟是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经营实践证明成功率只有50%左右。其次,啤酒业是国内开放度最高、外资进入最多、重复建设最凶的领域之一。商场如战场,强者竭力压制弱者发展,产品一出厂门就必须面对国际、国内众多品牌的竞争。然而漓泉人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四个翻番,一个满意”。
记者获悉,“漓泉”去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5个产品品种被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经专业评定,漓泉品牌价值飙升至22.88亿元,连续4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40强;年产销量由2001年的20多万吨到去年的61万吨,年产值由2001年的6.2亿元到去年的17.79亿元,年利税总额由2001年的1.6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94亿元。
稳步前进、持续发展的燕京漓泉,强强联合后只用了4年多的时间,走过了原漓泉公司15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再造了一个新的“漓泉”,而且成为北京燕京集团镇守华南市场的一只“猛虎”,这是企业并购重组的一个典范。在谈到燕京漓泉何以能成就今天的辉煌时,田建华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学习和创新。一切围绕市场转,在以市场化为先导的前提下,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并使之与燕京漓泉的实际相融合,全面立体地推进和实施各项变革与创新。
他认为,要做常青企业必须有博大的胸怀,不论行业、体制,不论种族、国界,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要在学习中引进,在引进中嫁接,在嫁接中转化,在转化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通过总结和在实施中提炼出能为我所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推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和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漓泉人的变革与创新,不是一时兴起、为改而改,也不是单一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务实地全方位立体推进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薪酬制度、营销模式、精益生产、管理流程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尤其是在深度分销模式、精益生产模式、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任职资格套入和员工培训体系方面,由导入时的框架粗放型,针对问题节点,不断丰富内涵,逐步走向精细化,逐步使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田建华表示。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在其所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过大规模定制生产。短短几...
在中国服装界,新郎·希努尔像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脱颖而出。短短10余年中,一个年轻的企业何以能够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