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个性化“定制”模式将拓展企业盈利新空间

企业报道  2014-09-10 09:21:37 阅读:
核心提示: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在其所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过大规模定制生产。短短几十年间,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在其所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过大规模定制生产。短短几十年间,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创业投资专家分析认为,对于高级定制店这样集设计、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为一体的个性化创业项目,在市场方向、产品定位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应该有更为高明的策略。

  “定制”模式预示个性化消费时代到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批量化的生活。大工业时代产生了标准化经济,批量生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制造了“千人一面”。 “定制生活”的兴起,预示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曾几何时,我们在大街上见到的服装是千篇一律,生活用品也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随着人们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增强,“量身定制”正加速进入人们的生活。

  迷恋“定制生活”的人希望享受和别人一样的高品质却不一样的风格。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商家的流水线理念。“时尚是可以跟风的,是可以变成很多人的共同。而定制,是只属于一个人的,即便巧合,也无法雷同”,缘于这样的理念,定制这种给人更多选择和个性尊重的服务模式备受青睐。

  实际上,在欧美,定制消费已渐成气候。比如,芭比娃娃的消费者可以心中偶像为蓝本,设计属于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电脑制造商戴尔更是定制服务的先锋,个性化的硬盘、CPU、主板、内存……只要预先说明,一切OK。

  定制消费风暴也已登陆中国。定制这一营销模式,在中国早已不再是个别的、偶然的经营行为,它渗透至各个行业,不仅可以用于服装、电脑、冰箱、汽车等有形产品,也可用于无形产品,如金融咨询、信息服务等。

  “量身定制”这种在上世纪末初露端倪的消费方式,如今正悄悄变化着:所涉及的商品从日常的消费品扩展到住房、汽车等重量级消费品。

  技术为定制插上翅膀

  网络经济的推动,也为“定制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近几年,网上购物渐成气候。厂商只需在网上出样,消费者一旦选中某种商品,输入相关数据,比如家具的长宽高,服装的胸围、腰围、袖长,食品的口味等,并且确定交易方式、支付方式,一件量身定制的商品就会如期而至。电脑辅助设计CAD和网上营销使量身定做变得容易。在网上,人们可自由地把设计要求和自己的价格承受力及服务方式充分表达出来。网络经济降低了定制的成本,这是“定制生活”能够走入普通百姓家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定制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远不止如此。以服装定制为例,是一个复杂冗长的产业链,需要极佳的整合。事实确实如此,没有上游面料企业的配合以及加工企业的配合,服装定制就会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以汽车为例,通用、福特、日产等公司都应用了“柔性模块化共线生产模式”,他们认为,今后汽车的生产过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本的“共性模块”,就是那些客户难以擅自改动的部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等主要技术平台;二是“选择性模块”,以外观和内饰为主,可以根据用户的意见随时更改。无疑,这种生产模式中会充斥着许多技术难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增强,“定制生活”这种新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而“定制生活”正是在这种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衍生出的新现象。

  将催生产销模式新变革

  “定制”模式催生产销模式新变革:生产者与消费者良性互动。

  越来越明显的定制消费趋势预示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这既是一种新的消费现象,也蕴含着深刻的经济背景,它将引发传统产销模式的重大变革。

  工业化时代的大批量生产,是将同样的产品卖给不同的顾客,“定制经济”则要求生产者针对不同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定制经济”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有效地避免了厂家的盲目生产,减轻了库存压力,同时也节约了社会资源。

  这场革命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企业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他需求什么我就提供什么,这叫有效供给,是订单;我能做到什么就提供什么,这叫无效供给,是库存。

  汽车市场的发展同样也开始遵循上述理念,越来越体现个性化的细分需求。国际汽车分析家认为,今后在车市盛行的产品将不再以品牌、车型、价格或是排量区分,而是以功能来加以区别。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如丰田、宝马、劳斯莱斯、法拉利、保时捷等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客户定制”的生产革命。

  而在我国,据权威调查显示,定制化生产和订单式销售将逐渐成为汽车业主流营销趋势。这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厂商都是一次选择,客户取其便捷和专业性,而厂商得到市场重新洗牌的机会,并树立起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事实上,“定制”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传统关系。消费者开始参与到商品的生产中来,与企业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调动生产者与消费者两个积极性,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良性互动。为消费群体量身定制并强调个性化的产品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的确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新趋向。

  工业化时代的大批量生产,将同样的产品卖给不同的顾客,“定制经济”则要求生产者针对不同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这是一场产销模式变革,同时蕴含着巨大商机。

更多专题
个性化“定制”模式将拓展企业盈利新空间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就在其所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过大规模定制生产。短短几...

品牌创新“四两拨千斤”

在中国服装界,新郎·希努尔像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脱颖而出。短短10余年中,一个年轻的企业何以能够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