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CO2减排中国汽车行业势在必行

企业报道  2014-09-04 07:09:55 阅读:

  国际社会对CO2减排已经成为关注焦点,这不仅仅是欧美而且也是亚洲地区汽车产业的重要问题。中国汽车是全球发展进步最快产业之一,我们的作为将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减排CO2已成为国际政治角力的核心议题,中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被卷入旋涡的中心。

  减排成趋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指出,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居世界第二,预测表明,到2025年前后,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从人均来看,目前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来看,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罪魁祸首还不是汽车产业,在学术上说的分担率问题上,煤炭的直接燃烧是罪魁祸首。但汽车的CO2排放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20万辆,分别占据世界第三和第二的位置,今年预计汽车产销将达到850万辆,由于汽车产业粗放式增长和较低的排放标准,在CO2排放上,汽车行业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令人欣慰的是,加强节能环保、抑制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和“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有明确规定,已经提出了二氧化碳治理的方向,据悉,国家发改委也有类似的规划草稿,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对CO2减排的硬性指标的确定只是时间问题。中国汽车产业的CO2减排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指日可待。

  减排需采取措施积极推进

  节能减排不是简单的一个环保问题,而实质是要求我们对过去长期依赖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根本性改变,它是维系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此,必须采取措施、扎实推进,要把CO2减排提到议事日程。联系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际,CO2减排当前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尽快制定CO2减排标准。张小虞指出,目前国家在CO2减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过去我们在行业标准中,没有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有害气来控制,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标准的确定。我们过去是把二氧化硫、碳颗粒及可吸入物作为有害气体来控制的,这是过去依靠欧盟的标准所出台的,并逐步有了国1、国2、国3标准,现在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相关部门要有减排标准出台,要有硬指标。然后是我们的企事业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保障落实。汽车工业资深专家陈光祖也认为,我国汽车很多标准大都是参考欧盟相应标准制定的,长期以来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跑,我国要实现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转变的目标,必须实现标准同世界接轨,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国内节能减排形势的需要,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制定汽车排放标准时,不应盲目跟随欧盟,走自己的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要“与世隔绝”。

  二是大力开发低污染,低能耗的环保型汽车。陈光祖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在CO2减排上应该及早准备,汽车小型化、柴油化和电动化,是我国汽车产业今后一定时期内重点发展的方向。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CO2排放,而且顺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大形势,汽车工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汽车工业发展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在保护大环境下,发展环保绿色,谋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应该大力开发低污染、低能耗的环保车型。他强调:汽车小型化、柴油化和电动化的普及,不但可以促进人车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是解决CO2排放的好办法,国家已经出台新燃料值政策,汽车发展政策中支持和鼓励的条文还要细化,要更具操作性,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正在颁布实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务院明确表示,要加快发展柴油车,并对多项与汽车行业发展有关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不仅如此,为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案》还将洁净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列入“需求十分强烈”的重大技术,并表示上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将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

更多专题
吴泰环球管理潜能的释放

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加快信息流通,规范办公流程,吴泰环球项目实施比较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挑战微软

全场的人都看到了这个不寻常的动作,史蒂夫在说“干得好”的同时,恭恭敬敬地向曹参递上一张他个人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