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媒体连续报道了红岭创投亿元坏账事件,在行业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对于此事的应对,红岭除了低调声明垫付亿元投资款以外,没有任何深刻反思的行动。作为一个平素敬仰红岭和周先生的同业者,我深感失望!此次亿元坏账事件不仅红岭有深刻反思的必要,对于整个P2P行业更是有深刻警醒的价值。因此,我戴兆邦自己个人有几句话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请周世平先生批评指正。
红岭坏账事件说明了什么?说明p2p平台大标模式是小马拉大车,行不通的。红岭是老牌的平台,也是第一个公开暴露亿元坏账的平台。我个人认为,红岭坏账事件发生的时间虽在意料之外,但金额巨大却情理之中,原因就在于周先生互联网银行的转型思路。红岭先前主营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最高坏账率达到7%,说明红岭风控是行业的正常水平,并没有特别高明的地方,这仅仅是我戴兆邦个人认为。但近年来,在积累了一定的信誉和实力后,红岭开始热衷于大项目。据有关数据统计,红岭千万以上的标的占了40%,特别是今年以来,亿元大标的几次出现。我们按常理推算,P2P平台的资金成本至少是银行的2-3倍,把P2P平台作为资金主要来源的企业风险肯定成倍增加,而p2p的风控能力和资金实力根本无法与银行相提并论。没有银行的能力却做与银行一样的业务,风险失控是自然而然的。因此,表面上一派繁荣的红岭,突然冒出亿元坏账也就不足为奇。目前很多平台以红岭为榜样,对大项目趋之若鹜,包括微龙网本身也会有的想法,这是p2p 行业错误且危险的发展倾向。国内真正具备互联网银行气质的阿里小贷,它一年1500亿元的贷款,总额不谓不大,但它的客户有200万之多,平均每户贷款只有7000元。因此,互联网银行只能是小微的银行。这次的红岭亿元坏账事件说明,周先生转型互联网银行思路只能是P2P行业的堂吉诃德,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难逃失败命运。而且,红岭事件将会引爆有更多大标平台的坏账,给整个行业警钟已经敲响。
与周先生的观点不同,我个人认为,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是适合p2p的生存发展之道。即使是英美等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P2P都是通过关注小客户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金融一种补充。在中国,传统金融业具有绝对的优势和垄断的地位,P2P想要发展,只能在传统金融业之外寻求栖息之地。也就是说,只有在传统金融服务没到位的小投资者和小微企业身上,p2p才能有施展的空间和舞台。因而,“小而专、小而精、小而规范美”,的P2P平台才是有竞争力的,才是p2p行业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通俗一点讲,如果说银行是大江,P2P只能只能是小河;如果说银行是森林,P2P只能是小树。但是,小有小的生存之道,那就是更灵活、更高效、更精准、更有个性。在此基础上,积小成多,汇流成河,一样能形成可观的规模和力量。这样的模式才是有持续性和生命力的。
我想,通过红岭坏账事件证明,周先生也不得不承认p2p平台整体在风险控制上是薄弱的。很大程度上,p2p还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化。民间借贷的劣根性,就是盲目追求高利润,漠视风险。温州、鄂尔多斯、神木这几个民间借贷最发达的地方,留下的是崩盘的结局和血的教训。因此,在中国现实的信用环境下,我们时刻不能忘记,p2p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能相信那些出言必称互联网先进技术和大数据风控模型的平台瞎忽悠。而是需要认认真真的学习传统金融在风险管理上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针对p2p的特点,针对所服务的小微客户群的特点,建设风控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团队与人才,扎扎实实提高风控水平。如果不深刻地理解和执行这一点,那么,发展越快的平台,衰败得也就越快。
现在,整个p2p行业弥漫着狂热的气息,不知周先生有没有感觉到。迅速做大规模,跑马圈地,占领市场已经成为许多平台首要的指导思想,因此弄虚作假、哗众取宠的行为比比皆是。这其实已严重背离金融行业诚信至上的原则,严重侵蚀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国1000多个p2p平台,跑路的180个。这是让投资人震惊,令从业人羞耻的记录。所以,现在行业需要的是清醒、理性的思维,需要务实、稳健的行动。特别是领军人物,就像你我,周先生,不分能力大小,不论水平高低,但都需要精心耕耘,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心态。p2p行业的冬天即将来临,阿里小微金服集团副总裁胡晓明曾近预言:这个冬季里,80%的p2p平台都将死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面临的残酷现实,每个p2p平台,每个p2p从业人员都应该为此有所准备。
和谐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丰富的汉语词汇中,和睦、和蔼、和合、祥和等以及像和衷共济、内和外...
在四川达州有一个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长江是一个仅仅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自己建造和经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