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名企业员工;坚持和谐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共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国石油管道局局长苏士峰的深切体会。
从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苏士峰体会到,发展是硬道理,持续发展更是企业家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真理。他认为,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战略和措施不同,但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要始终把构建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作为重要任务,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
据悉,管道局作为中国石油的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自1999年第二次创业以来,以创新思维、实现超越的精神,争雄国内、走向世界的决心,诚信求实、追求卓越的理念,在建设世界驰名品牌、领先行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5年来,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净资产增加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倍,国际业务收入由每年240万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利润由460万元增加到年3.85亿元,职工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为一个管道工程企业,他们坚持按国际标准,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建设了14000多公里长输油气管道,翻越了秦岭、太行、大巴、川东鄂西山区等几十座高山峻岭,穿越了长江、珠江、黄埔江、松花江、黄河、淮河、尼罗河等几百条河流,经过了许许多多的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没有污染一条河流、没有破坏一块植被、没有伤害一只动物,恢复地貌,建设成绿色通道、生态工程,实现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坚持当地政府及管道沿线百姓和睦相处,建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因此,苏士峰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和谐,一个行业的发展也不是和谐,只有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为推进中国企业实现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坚持以人为本,都要懂得尊重、善待关爱和激励员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名员工。要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发挥其最大的创造力,实现其最大的人生价值。
第二,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将使人们付出沉重代价,最终也会危及发展本身。
第三,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国先哲曾说过“道并行而不相悖”。企业间应加强相互学习和借鉴,共享人类创造的经验和财富,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和谐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丰富的汉语词汇中,和睦、和蔼、和合、祥和等以及像和衷共济、内和外...
在四川达州有一个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长江是一个仅仅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自己建造和经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