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贸易救济是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WTO赋予一个国家的重要职能。它主要是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这样的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
从1997年颁布反倾销条例开始,我国已经发起了反倾销调查47起,这些案件涉及到化工、轻工、纺织、钢铁和医药、电子产品等44类,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对38起反倾销案件作出明确的调查。贸易救济在调节国际贸易当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具有法律依据,而且WTO也允许使用这个规则。贸易救济对于保护国内产业、维护本国产业的利益具有很明显的效果,而且程序相对来讲比较简单。
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一个产业。目前,中国面临着大量进口产品的冲击,我们也要善于学会运用反倾销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比如有一个进口不锈钢的案件,当时日本和韩国采取低价倾销的手段进入中国,我国的两个企业采取了反倾销手段。这个案子经过调查裁决,决定对日韩征收5年反倾销税。当时立案的时候,中国泰钢当年的不锈钢产量是20万吨,而今年的产量已经达到了300万吨,成为世界不锈钢产量第一的企业。
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发展一个产业。今年年初国内有一个化工产品——工业用金,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医药等各种产业。过去欧美一直对中国封锁技术。中国的化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在90年代中期研发出来,但是到2002年,美国企业采取低价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对于这种不正当竞争,国内的一些产业进行了反倾销申请,今年年初我国进行了裁决,决定对于倾销进口产品征收一定的税。今年,这个产业就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当然,一个产业对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和该产业本身的法律维权意识有关。有一些企业组织严密,很早就参与国际竞争,它就比较善于运用法律制度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一些企业法律意识不足、人才不足,可能就不太会使用相关法律。
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要更好地学会利用WTO的规则,学会运用这些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企业的层面上来讲,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政府层面来讲,也是为国内的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处理贸易争端、摩擦提供一个制度保障。
和谐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丰富的汉语词汇中,和睦、和蔼、和合、祥和等以及像和衷共济、内和外...
在四川达州有一个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长江是一个仅仅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自己建造和经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