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环保之路就在脚下开始

企业报道  2014-08-28 16:56:38 阅读:

  题记:

  南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南孚人说:“电池工业乃至中国的未来都是和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

  在20年前,当历史的年轮转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被描述为“设备、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差的山区小厂”的南孚电池登上了中国经济的舞台,开始了她奇迹般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纷繁复杂的世界有她的本质,万事万物的运作有她的规律。这时候,背负历史使命的南孚人用他们还稍显稚嫩的手拨开迷雾,准备看世界的时候,他们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如何选择发展的道路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着“能争第一、不当第二”传统的南孚领导集体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们答案是走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现在就根据南孚20年的发展历程的启示,来解析如何把“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并以此为鉴,思考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保护这个历史性的课题。

  在南孚刚刚成立的时候,电池工业被描述为“1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电池属于典型的高污染产品。而且这种污染是电池废弃后才体现出来,很难集中治理。

  对于这个问题,创业伊始的南孚人没有为自己“力量弱,无力处理环保问题”找借口,用南孚人的话说:“环保是电池工业最大的问题,如何以最有效、最环保的方式储存能量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南孚人认识到:“没有精神上的争先,就没有经济上的跨越;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缺乏忧患意识,是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

  在发展早期,南孚就主动地把绿色环保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向。早在1992年起就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先后开发生产出多种无汞碱锰系列电池,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三项国内空白。并符合发达国家市场对碱锰电池汞含量有着极严格的控制的要求,达国际先进水平,销往美、日、欧发达国家市场。出口碱锰电池1999年全部无汞化,2000年全部实现碱锰电池系列产品无汞化,比国家九部委提出的2005年全国碱锰电池实现无汞化目标提早了5年。

  南孚的这种无汞碱性电池是惟一可以随生活垃圾处理的电池。目前的环境污染主要是酸污染,南孚的这种无汞碱性在土壤中可以缓慢地降解,并与酸性物质中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正是这项成品,彻底改变了电池工业高社会成本和高环境污染的现状,为南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孚的环保战略与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南孚人相信“科技创新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对于南孚电池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南孚总经理丁曦明用了一个数字来做说明:“我们现在每年用在科研创新上的投资为2000万元人民币,占总产值的2%。”

  事实上,为了始终站在科技的最前沿,南孚电池20年来一共完成总投资8亿多元的八期引进技改项目,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大力创新,装备了12条600只/分、400只/分的生产线,这也是当代国际第一流水平的碱锰电池装备,从而保证优质品率达到100%。目前南孚的生产能力已达13亿只,预计今年将生产销售10亿只电池。

  十多年来,南孚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为中国电池行业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出了引人瞩目的贡献;开发出具有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400只/分、600只/分的无汞碱锰电池装备,使我国结束了不能独立设计制造400只/分以上的高速无汞碱锰电池装备的历史;深孔盲孔滚镀镍新工艺的开发,为发展我国的碱锰电池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国的碱锰电池系列产品无汞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孚的科技创新引领中国电池工业走进了无汞碱锰电池时代,为国家在2005年限制含汞电池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使得南孚始终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

  南孚的绿色环保战略与低消耗:更少的消耗,更多的能量

  在说到南孚的环保战略的时候,丁曦明总经理告诉我们“制造电池的消耗与产生的能源存在差额”,只有消耗更少,产生能源更多的电池,才是符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电池,这种消耗不光要计算制造成本,还要计算后期处理成本。产生的能源与所需要的消耗的比值,普通电池是不到10%,而南孚的无汞碱锰电池在36%到38%之间,所以无汞碱锰电池是经济的、环保的。而且无汞碱锰电池是自然可降解的,这极大的减低了环境成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南孚电池开发生产的“聚能环”新一代无汞碱锰电池新产品,在随身听上可以连续放电至少21个小时,经国家轻工业检测中心验证,电量是普通高容量电池电量的6.6倍;南孚碱锰电池6.6倍树立了中国乃至世界电池品牌的新标杆。由于碱性电池不使用天然锰矿,其使用的二氧化锰可以采用低品位的碳酸锰或者其它锰矿石进行加工,因此不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碱性电池还具有质价比高的特点。其容量约是碳锌电池3—8倍,贮存性能是3—8倍,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3倍以上。不但极大地节约了金属稀缺资源,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能源的使用率。而南孚的专利技术“聚能环”,有效锁住更多电量,减少了电池的漏电和自放电现象,使得电池电量相当于普通碳性电池的6倍之多,这就意味着使用1节南孚电池,可以减少购买将近7节的碳性电池,在节省费用的同时也避免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南孚的环保战略与市场:加质不加价,一节更比六节强

  市场是检验南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惟一标准。

  总经理丁曦明表示,“生产无汞电池,成本确实会增加很多,但我们技术已经很成熟,是大批量生产,所以企业自身能够消化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不会提高销售价格,消费者尽可放心购买这种环保电池。”

  事实上电池要在“最小的空间、最轻的重量里释放最大的能量”,与“更少消耗、更多能量”的环保战略是不矛盾的。丁总说:“金属是稀缺资源,只有减少金属用量才能降低成本。”可见降低成本与环保是不矛盾的。

  南孚电池公司品牌部经理谢延铭还告诉笔者,“这几年南孚的电池电流不断变大,新一代无汞碱锰电池电量是普通高容量电池电量的6.6倍,而市场零售价却一直没变,最早南孚电池在市场上最高售价卖到5元,现在逐步在往下走。”

  20年来,南孚先后有20多个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南孚电池开发生产的“聚能环”新产品,如拥有4项专利技术的NR6“数码聚能”电池,使用在LCD常开的奥林巴斯C-1相机上,每30秒拍摄一次,可以拍摄155张,若在LCD关闭的状态下,拍摄数量可达500张,但售价仅为5元。

  后记:

  立足未来的环保战略:环境保护,路在我们脚下

  南孚电池现在已经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的碱性电池生产商,是中国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引领中国电池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标兵。对于中国电池工业的未来,南孚总经理丁曦明明确表示:“我们不能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面对的挑战时所说的,“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型到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南孚人在创业的早期就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很早就开始无汞碱锰电池的引进和自主研发工作。南孚人说“环境保护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在面对中国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中,南孚电池在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先行一步,改造了高污染的电池工业,取得了先机,也为中国经济树立了一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标杆。时至21世纪,我国的现代化和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的推进,海西经济区建设掀起新的发展浪潮,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进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最后,让我们记住南孚说过的话“更少的消耗,更多的能量”,愿中国的青山更青、绿水更绿、蓝天更蓝、明天更好。

更多专题
凤凰山头话“长江”

在四川达州有一个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长江是一个仅仅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自己建造和经营着...

保温杯行业的“领航人”

职业经理人如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社会上对他们的评价正反面都有,对他们的功过也褒贬不一。浙江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