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数码IT>> 正文

软件外包应自称系统

企业报道  2014-08-28 16:53:37 阅读:

  面对未来几年的黄金期,中国似乎有很多理由快速发展。

  有关资料显示,同软件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相比,中国的人才储备从某种程度而言相对充足,且流失率相对较小,人工成本相对较低。据了解,我国从事软件外包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印度同类人员的40%。

  中国是制造业基地,在产品软件、嵌入式软件方面具备着天然优势:如果要制造一个手机,80%以上与软件有关,而对于这类嵌入式软件,中国软件外包企业领先优势比较明显。此外,同制造业相关的ERP、物流等软件也是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强项。

  然而,谁也不能回避中国在发展软件外包业务方面的不足。而印度就是一个最好的参照物。这个创造了软件外包传奇的近邻,在该市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特别是在离岸外包业务方面,根据印度软件行业协会年度报告显示,印度2005—2006财年软件出口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离岸外包63亿美元,同比增长37%。而中国软件离岸外包业务2004年为6.3亿美元,2005年为9.2亿美元,2006年才13亿美元。

  在全球软件外包市场中,日、韩仅占据不到10%,单美国一国就占到了50%—60%,而这其中70%的项目还是交给了印度公司。

  中印之间的比较不可避免,然而牞在软件外包业务方面,中国和印度走的是两种不同的道路,虽然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发展迅速,但是中国仍需要坚持中国模式,而不需要去效仿印度。

  所谓的中国模式,是指中国在软件外包业务方面,既看重国际市场,发展离岸外包业务,同时也不放松国内市场的开发。中国大概有85%的业务来自本土市场,15%的业务来自国际市场。

  而印度模式恰好相反,国内市场仅15%左右,国外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印度的公司就会受到波及。因此中国模式更为健康,将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望达到三七开,而印度模式即使走向二八开,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此外,对于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走出去,一定要打中国牌,而不是以大连、上海、深圳或者北京等某个城市为宣传重点。印度甚至有专门的组织帮助当地企业招商引资,同样中国企业也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亮相,从而加深外国发包商的印象。至于在国内,各个地区也可以挖掘各自的优势,而不是通过价格竞争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更多专题
保温杯行业的“领航人”

职业经理人如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社会上对他们的评价正反面都有,对他们的功过也褒贬不一。浙江哈尔...

创造奇迹破解“神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千年吟咏的颂歌,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