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四十岁究竟更复杂了还是更简单了?
就我个人来讲,四十岁以后,我比以前更“愣”了。二三十岁的时候,没办法,有时候会妥协,但是现在,对自己坚持的东西更执着、更不妥协。对自己希望做的事情更愿意直接去表达,不愿意曲里拐弯。处于商业竞争的焦点,又是公司董事长,需要我在性格上、态度上非常鲜明,所以,有什么就说什么吧。
改变,在人年轻的时候,意味着新生活。四十岁以后,意味着什么?古人讲,智者立恒志,愚者恒立志。对于理性思考的人来说,很多事情十几年前我就已经想明白了,所以,第一,不会改变,第二,即使改变也不会患得患失、紧张焦虑。对未来有把握的人,内心有安全感的人,面对机会转型都会非常沉着。什么样的不慌张呢,神不慌张,九死一生的大丈夫不慌张,警察不慌张。
曾经的风雨经历,对目前的状态产生了一些影响。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情绪,和年轻时候比起来,现在的想法更简单。吾道一以贯之,思无邪。年轻时候经历确实很多,但想法是一以贯之的,改变的只是形式。所谓教徒,都是比较执着,不管你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始终坚持。我是我自己宗教的教徒,我是我自己的神,我对我自己想清楚的事情非常的执着。
曾经送给女儿的一份生日礼物,是阐述我5%和95%的人生哲学,作为父亲,我希望女儿以后过5%的人生生活,能创造她自己的生活并享受95%的人没有享受过的苦难。我认为这样,精神上会比较轻松,反而更容易幸福,否则看起来好像很平稳,但精神上却很脆弱,遇到一点事儿就扛不住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是自己的人生梦想,可能我觉得自己折腾的还不够,所以希望她继续折腾。
无论经历再多风浪,人内心总有柔软处。三类事情会打动我,一类是英雄的故事,大喜大悲的情节让我有英雄相惜的感动;一类是特别苦难的弱者;第三,是抽象的人性情感,记得在美国第一次看泰坦尼克那部电影,没听懂却被情节感动了。
目前,我对于家庭和婚姻的态度:二三十岁是享受,五六十岁是维持,七八十岁是依靠,这是我的观点。
职业经理人如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社会上对他们的评价正反面都有,对他们的功过也褒贬不一。浙江哈尔...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千年吟咏的颂歌,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