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触网之缘

企业报道  2014-08-27 10:07:08 阅读: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机缘巧合。1997年那年春节长假刚过,我就去一位朋友开的公司作客。那个公司所在的地方,距我现在的住所不到500米;而离现在的办公室也只有一公里距离。那里是现在海淀区苏州桥往西,过了蓝靛厂桥大约100多米,在目前的上河村一带。

  生平第一次上互联网

  正是在那个小公司里,我生平第一次上了互联网。

  我首先去了CNN的网站,之所以一上网就奔这个网站而去,是因为此前,从我自己架设的卫星天线看CNN电视节目,能够多次看到CNN网站的广告。我已经清楚的记得这个网站地址。那就是cnn.com。所以,我一直在琢磨,新闻网站是个什么样子。

  首页看完之后,我选择了International、Asia,一下子就找到了有关中国的新闻。当时北京正好有一个外交事件,一个国家的官员跑到使馆区另外一个国家使馆避难。警方加强了使馆的安全保卫。CNN的网站上除文字新闻之外还配有非常清晰的彩色照片,一幅是穿着军大衣的武警巡逻,另外一幅是铁篱笆路障的特写。我立刻觉得网站这个东西找起新闻来真是很不错,它能立刻让你看到你所关心的新闻,不像电台和电视,一定要到整点才有,并且内容也更丰富多彩。

  去新浪网的前身

  然后,我去四通利方的论坛新浪网的前身。当时,看完CNN的网站之后,我问道:“有没有好的中文网站”,这位朋友说,“你上这个网站看看。这个网站的BBS很不错”。

  进入四通利方网站,首先感觉到在论坛里大家都很自由,畅所欲言。在体育沙龙看完一些帖子之后,我自己当时就在体育沙龙发了一个小帖子“俊生下台,以谢国人”。那会儿“亚洲杯”足球赛刚刚踢完,中国队想跟韩国队玩“猫腻”挤掉对手共同进入下一轮,结果反在最后一分钟被韩国队攻入一球惨遭淘汰了。王俊生是当时足协的领导。成为球迷攻击的主要对象。当时发言很自由,每一次都可以使用你所喜爱的网名,不像现在很多好名字都已经被抢注,也不用输入密码,我就选择了Gooooooal球进了作为我的第一个网名。

  从朋友那里出来,我心思仍然在网上。“太有意思了。我得赶紧上网”。

  朋友给我的建议是,要想在家里上网,得给电脑配个“猫”调制解调器当时是大年初八,中关村正月十五之后才正式营业,我苦苦熬了有一个多礼拜。正月十六一大早就打面的来到了黄庄路口的配套市场。进去后发现,“猫”有288和336之分,且价格不菲,一般都得一两千块钱一个,我当时在理工大学上研究生,每月补贴只有200多元。但想来想去,决心一步到位,最后捧着一个贺氏336外置式的回了家。

  听到“吱…吱”的拨号声,让人感觉充满期待。接下来,我就在网上泡。主要集中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等几个晚上论坛。我发现这个地方的人气还算旺,但是论坛内容缺乏组织和协调。我当时想法颇多,其中之一就是作论坛的管理员——版主斑竹,当时版主在我认为是一个深不可测、很神圣的位置。

  后来我在“捷贝”网站跟一个网友混熟了,来回通了几次E-mail,发现对方是四通利方论坛的技术负责人李嵩波,我告诉他,“如果能让我作体育沙龙的版主,能让体育沙龙的流量增加10倍。”李嵩波听了很激动,很快,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就在中关村旁边一个叫做“老四川”的饭馆吃了一顿饭。当天晚上,是中国队世界杯亚洲区小组赛首场比赛,客场比赛对土库曼斯坦,由于卫星线路原因,央视只转播了后半场。吃完饭,赶回去看后半场。饭桌上李嵩波就决定让我来做体育沙龙的版主。

  争做斑竹

  其实我当时之所以争取做斑竹,动机很简单。一个是我对体育比较熟悉;另外,就是为了能够上网搞一个免费上网号。当时上网费很贵。我用的是哥儿们给我的一个号。但朝不保夕,就想通过在网上找点儿事情“以网养网”。

  由于我的努力,也由于“十强赛”的原因,体育沙龙很快红火起来,流量很快增长了不止10倍,我们很快开通了体育频道——竞技网刊,这是新浪网第一个内容频道。汪延作主编,我负责国内足球。体育频道的流量很快超过了体育沙龙论坛,四通利方网站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

  几点感慨

  写到这儿,对我自己能够赶上互联网大潮,有几点感慨:

  首先,技术的投入是必需的。感慨之一,就是你得有电脑,我的家里是在1996年买的电脑。当时的一个感觉就是家里有必要装电脑了。为什么﹖这是一个现代化的产物,这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标志。但当时一个586多媒体电脑要1万多块钱,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虽然“可以用学校的”,但我本能的感觉到,应该有台自己电脑了,这样方便多了。

  其次,还要赶上技术潮流。有了电脑之后,你还得上网。如果当你有了电脑之后,只是给你搁在这,你只能玩玩游戏,看看盘。而我又不喜欢玩游戏,也不习惯在电脑上看VCD,电视机上要舒服多了。总而言之,技术上不能落后。

  上网以后,还必须用好网。我之所以能够和四通利方的人结识,是因为我有一个电子邮箱。当时我使用的世纪互联的5小时上网卡,同时赠送一个免费邮箱,非常可惜这个邮箱已经不存在了。但这是我的第一个E-mail,我当时主要通过它和外界交流。可以说,没有E-mail,很难想像我会去四通利方作版主。

  最后还要说说ICQ。虽然我平时很少网上聊天,但ICQ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成了我们最主要的通讯工具,工作沟通80%通过ICQ,只有前方的法国特派记者汪延在室外才和我们电话联系。当时四通利方网站仅有的5、6个员工和遍布全世界的10多位网友通讯员都是在家里一边看电视、一边上网工作,丝毫没有距离感,这期间,四通利方法国世界杯网站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记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慨,就是我这篇文章开头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机缘巧合,这就是我的触网之缘。

更多专题
保温杯行业的“领航人”

职业经理人如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社会上对他们的评价正反面都有,对他们的功过也褒贬不一。浙江哈尔...

创造奇迹破解“神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千年吟咏的颂歌,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