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企业家的“黑暗面”

企业报道  2014-08-22 20:35:19 阅读:

  在某种意义上,过去30年中国企业的兴衰成败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企业领导者的个人成长史。他们凭借着个人的商业天才、雄心、欲望、铁腕、勤奋、蔑视常规还有运气,造就了企业的成功,又几乎是同样的理由,阻碍了企业的前进甚至将企业推入“黑暗的深渊”。他们是“领导一个羊群的狮子”,却苦于不能把“羊群变成一个狮群”。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这个转轨中的特殊市场环境,而他们的黑暗“原力”也往往来源于此。

  Hay(合益)集团对中国接近40位各行业顶尖企业的领导人及其直接属下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研究工具,并借鉴中国一流商业观察人士的意见,发现总结了这些优秀企业领导者的成功基因及其要害“软肋”。

  “中国卓越企业领导人素质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企业领导人有四大短板:

  长于进攻疏于防守。中国企业领导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融资或资本重组、收购兼并、市场扩张或调整等进攻性的活动上,却很少在人才培养和组织能力建设上下功夫。

  高层团队管理不善。很多中国企业领导人的领导风格是“恩威并重”。“一把手”、“大家长”直接掌舵着企业的未来方向,下属只需言听计从即可。这导致了中国企业的高层团队成员也许对“老板”很忠诚,却根本不清楚各自在战略实施中的具体责任。

  针对本土创新不足。太多的中国企业家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他们擅长跑马圈地,却缺乏足够的耐心精耕细作。在显而易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竞争日益激烈而利润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他们就茫然失措了。

  凭直觉而非重思考。特别是在过去显而易见的机会俯拾皆是的时候,这种直觉式的信息处理和决策风格确实可以带来速度和效率。但随着业务日渐复杂,又偏好“凭直觉、拍脑袋”式的决策风格,则很容易产生重大的决策错误。

  真正的危险在于这四大素质“短板”所产生的“个人英雄主义”模式。中国的成功企业家身上更多的是“创业家”的素质。

  “中国卓越企业领导人素质模型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现实:经过近30年的高速成长,中国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如果中国企业领导者不能随需应变,将难以领导企业获得持续成功。

  下一个10年,中国企业家们能做得更好吗?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