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河南新乡8月19日电(记者 史刚营)2014年8月11日,这一天对于王新俊、王新毅姐弟俩来说是无比悲痛的一天,体弱多病的父亲终究没能抵过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离开了姐弟俩,从这天开始他们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顿时家中所有的重担落在了年仅16岁的姐姐身上。既要干农活操持整个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姐姐王新俊随时面临辍学的危险。
玩具、冰箱、空调……这些字眼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再正常不过,但对王新俊、王新毅姐弟俩来说像是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母亲早逝、父亲因病去世、家境一贫如洗、辍学......任何一个字眼对他们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当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个年仅16岁的小女孩来承受时,我们不禁想到生活的残酷。所有的遭遇让这个本来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近日,原阳县电业局一位青年志愿者外出办事时,在吃饭间隙发现一名衣着破烂的8岁男孩在捡别人吃剩下的饭菜。一问才知小男孩名叫王新毅,家住原阳县阳阿乡阳西村,母亲是聋哑人,三年前过世。父亲患有糖尿病和严重的癫痫病,前两年秋收时患上脑梗塞,之后便半身不遂,并于8月11日过世,家中还有个 16岁的姐姐,一家人依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家境甚是贫寒。
得知这个消息后,8月13日,原阳县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和原阳在线组织志愿者并联手原阳县教体局、电业局,于第一时间联系到姐弟俩所在的乡、村干部。一行人在阳阿乡领导和阳西村村支书的带领下,提着送给姐弟俩的衣服、玩具、方便面和善款等财物,穿过乡间小路,见到了这对孤苦无依的姐弟俩。“两个孩子皮肤黝黑,双眼红肿,年幼的弟弟身上满是泥土……”原阳县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志愿者回忆说。见到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王新俊“扑通”一声跪在了志愿者面前。 “我们连忙去搀扶她,大家眼眶都湿湿的,泪水忍不住的往下掉。”
跟着姐弟俩走进没有围墙和大门的小院,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面坍塌的墙体,王新俊家的建筑依旧是老式的瓦房,仅剩两间可以住人,一间放着待出殡的父亲的灵柩,另一间是姐弟俩睡觉的地方。走进姐弟俩的房间,环顾四周都是日渐脱落的墙壁。屋子里仅放着一张很有年代感的旧桌子和两张简易木板床。桌上隐约可以看到若干僵硬的馒头和大饼。据王新俊说,她和弟弟吃饭、睡觉都在这里,做饭就用一个破旧的炉子。一眼望去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没经历过穷苦生活的志愿者们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留下了心酸的泪水。
“你想不想上学?”“我想上,但我得先出去打工挣钱让弟弟上学。”王新俊用充满渴望的眼神望着我们,但想到家中的种种遭遇,她忍不住又流下了泪水。看到姐姐流泪,年幼的弟弟一直在身边安慰着:“姐姐,别哭了,不哭了……”当听到成绩优异的姐姐为了弟弟要放弃学业时,此次献爱心的单位和人士纷纷鼓励王新俊要坚持上学,“知识改变命运!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出去,才能过的更好……”和姐弟俩聊天时,姐姐一直低着头攥着衣角,弟弟则紧挨着姐姐坐,搓着手,生怕姐姐也离他而去。弟弟的脚在父亲去世那天受伤了,现在包上了纱布,当问及弟弟有什么梦想时,王新毅告诉我们“我想去看看新乡公园长什么样。”
见到这种场景,原阳县教体局志愿者第一时间联系原阳县阳光学校,学校承诺将给予姐弟俩免试入学资格,且表示免除学费、杂费以及食宿费。同时,阳阿乡村干部主动要求办理王新俊父亲的丧葬事宜,阳阿乡民政部门也表示,在原有低保的基础上,将为姐弟俩提供更多的帮助。
离别时王新毅一直盯着志愿者戴的帽子,眼神里充满喜欢。当志愿者取下帽子送给他时,他小跑进了自己的房间,像个宝贝似得把帽子藏好。“谢谢你们,谢谢。”在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踏出门口时,姐姐王新俊再次跪倒在他们面前,从王新俊眼中流露出的满是感激和希望。
据了解,当得知姐弟俩的遭遇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原阳县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和原阳在线除了捐款赠物外,还积极联系当地慈善爱心人士,及时伸援手献爱心。同时建设银行原阳支行负责人表示,将在内部职工系统中举行募捐,并为姐弟俩办理“爱心卡”,管理后期善款事宜。原阳太平牧业、九龙食品、居宝精菜坊、宁宁村村通商贸等企业也纷纷捐款献爱心。8月16日南街社区共产党员单建海个人捐善款2000元。原阳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中队在募捐财物之余表示,后期将对姐弟俩进行心理辅导,多带他们出去玩耍,消除孩子的心里阴影。
截至目前,共计捐赠善款20600元,并仍有许多不愿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及企业前往阳西村给姐弟俩送爱心。据新乡市特殊儿童助养机构阳光村王老师介绍,他们愿意收养姐弟俩,免费供给吃穿,并一直供读姐弟俩上学,直到大学毕业。原阳县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和原阳在线将持续关注姐弟俩的学习及生活情况,确保姐弟俩健康成长。
发酵型乳酸菌太子奶,采用优质无抗奶源,加入优质菌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经过72道工序、72小时发酵制成,...
“现在居然有人说我是捡了一个大便宜,花点钱买了个企业就能赚钱,运气太好了;甚至有人说,我故意把当初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