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企业如何做到基业常青的问题,事实上能做到百年老店的可能性很小,有99%的企业不能做到基业常青,万科做了20年,我们目前也只能看清楚未来10年的走势,而且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认为追求一些本身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很多经营企业的基础管理,从方法论上看绝对没有错误,《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两个月前还发表了一篇有关中海油成功之道的文章,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海油在其中也大谈了一些什么危机管理、透明度、期权保值等之类的现代企业管理心得,讲得夸夸其谈。但今天我们再回头来看它,则已经有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感觉。所以不要谈方法论,问题出在我们的文化上,那些最基本的、比标准化再低一点的东西上。如果我们不关注那些最基本的,即使有了标准化的东西,有了方法论的工具,对我们来讲也是形同虚设。中国人经常是讲的与做的不相一致,我个人其实非常欣赏过去的大庆精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大庆精神不是从国外学来的,是中国传统的农民文化,很可惜到现在已经被我们丢失的太多。记得去年下半年我到天津大学讲演,从校方的介绍中得知,天津大学是清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学堂,而这第一所大学堂的校训即是“实事求是”。实际上基本的基础文化很简单,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仅自己做到,还要企业的员工都做到,现在很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这方面是有缺失的。
从方法论来讲,万科对于“资源集中”就是一个最好的示范案例。我们说专业化是没有错的,万科现在到了什么程度?中国的股市现在非常不好,但是进入2005年,万科的股票两个月时间没到就又比年初增长了40%,现在我们的股票价格已经创了万科上市这么多年的历史新高。我们知道在股市不好的情况下,投资者是非常谨慎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投资者,国外的投资者也很谨慎。我们没有在香港上市,但是我们有一个B股,由于B股交易的不合理性,B股和A股之间的差价至少在20%—40%之间,而万科B股和A股的差价则在5%之内,这就说明外国投资者对万科也是看好的,只要万科有集资要求,你要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我们说民营企业融资难,其实不难,当你做到可信度高的时候,一切都很简单。
位与怎样赚钱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企业必须从精细化出发提高产品的价值链。
从方法论上来讲,技术救国、技术治国、技术强国都不为过,在这方面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虚心点儿向日本学习一下。我们不要太在乎小钱而拒绝他们的技术,拒绝对日本而言,除了损失一些定单其它没有什么,真正损失的是我们的企业。实际上日本这几年经过泡沫经济的调整,经济发展依然还是蛮强劲的,日本企业在更新换代方面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这些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历史是川流不息的。弗朗西斯·培根说,若不能因时变事,而顽固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一切时代都在...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采访纪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