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做电力业发展的推动者

企业报道  2014-08-12 06:53:16 阅读:

  近年来,山东省乳山市电业总公司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每年均以35%的速度递增,税收增幅达60%。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6年,公司总经理于信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年来,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焕然一新,踏实的工作作风、浓厚的干事氛围和强大的向心力,在每名员工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汇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动力。3年来,和谐的乳山电业赢得了社会的阵阵喝彩。

  变化源于创新,创新领跑乳山电业。

  “零点工程”引服务变革

  在乳山,于信友曾一天听到过3次这样的牢骚: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供电线路必须按时检修,这点不可更改。可是如何既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让企业满意呢?于信友大胆地提出:实施“零点工程”。所谓“零点工程”,就是将线路检修等需要停电的工程安排在半夜凌晨以后,客户休息时进行。这样,电力检修的工作环境、人员安排、施工难度等都大大增加,但却给用电单位带来了极大方便。前不久,乳山市组织外商评议当地投资环境,其中最受外商称道的就是“零点工程”。

  “零点工程”成为乳山市电业总公司引领服务变革的破冰之举。“零点工程”的实施,让乳山电业的每个员工对服务的内涵有了更深刻认识,服务意识也从用户思维向客户思维转化,从垄断经营向服务营销转化,从以我为主考虑工作向方便客户为主转化,切实树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当好“服务员”。为减少非故障停电次数,他们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了带电作业设备,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工程实施带电作业,更大限度地避免检修时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发生冲突,尽可能地实施“带电作业”。同时,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和节约安全的原则,乳山市电业总公司千方百计降低供电成本,对改造线路的客户,能利用原有材料的尽量利用,对业扩工程所用材料,不强制指定设备厂家,只要客户自有原材料、产品“三证”齐全,经试验合格就予以使用。对新上电客户列出所用材料的明细、价格、数量,提高透明度,让客户明白放心,并严格按照国家预算定额规定收取施工费,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通过加大物资招标量,实行比价采购,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材料价格。今年仅招投标采购电能表一项,就可为客户节省支出70多万元。

  “做更好,求最好,客户的小事就是企业的大事”这一服务理念在乳山电业已经深入人心,他们改变“等客上门”的“老大”作风,实行“找客出门”,实行上门延伸服务,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公司校表科是一个由12名女员工组成的“娘子军”队伍,担负着全市601个村30万“四到户”用户和6000多只10kV以上用户电能表的检验检修工作,2003年以前平均每年仅校验1.2万只左右,到2003年底全市有一半电能表没校验。2004年,她们分兵作战,一组在中心内部固定服务,三组分赴农村,流动便民服务。仅一年时间,校验电度表10万只,提高工作效率8倍。目前,全市20万余只农村“四到户”单相计量表已全部校验一遍。去年年初,该公司在获悉一食品加工企业想进行线路改造时,主动找上门,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拿出最优异的设计方案,比企业原来设想的要节省15%的投资。2006年,在乳山市的行风评议中,乳山电业名列第一名。

  “精英团队”促技术创新

  如何让职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乳山电业创新了管理方式,他们从2004年11月20日开始,先后举办了7期“精英团队集训营”活动。培训针对干部职工思想现状,设计了“过电网”、“空中飞人”、“沙滩越野跑”等严格的室外体能训练课,每一课都讲求集体合作,只要有一名队员达不到标准要求、违反规定,全组队员都要重新再来,跟着受“牵连”,组长还要受到严厉惩罚,以此磨练员工意志,启迪他们的集体观念、协作观念。每一训练课结束后,培训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干部职工要进行才能展示。培训结束后,公司组织参加集训的700名干部职工结合实际工作写体会、搞交流,把集训精神融于工作当中。

  “精英团队”的训练挖潜了职工的内在素质,也让职工们充分认识了自我,激发了他们敢于创造、必须创造的激情,为岗位技术创新锻造了平台。为此,乳山电业在管理上倡导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理念,适时提出:“你能翻多大跟头,我就给你铺搭多大的台子。”这也成为企业为职工提供充分发挥创造能力的最肥沃的土壤。

  管理创新唱响了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为让职工有机会“翻跟头”、“翻大跟头”,从2004年开始,乳山电业总公司实行了“40+4”工作学习制度,即每周工作40小时,学习4小时。专设了职工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对职工轮训,建立了培训档案。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职工接受一些较为前沿的培训,实现了岗位培训率、全员学习率、高中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教育率3个100%。

  乳山电业的管理创新实现了职工人人求学、人人好学、人人求新,如今,每个班组、每个科室、每个人都有攻关的任务或突破的目标。鲁能瑞华电器有限公司在安装变压器过程中,发现S11叠铁芯型变压器空载和负载的损耗太大,经过课题研究和科技攻关,成功将S11叠铁芯型变压器改装成S11卷铁芯型变压器,使得空载和负载的损耗降低30%多。2005年2月,山东省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电力器材公司在安装城市厢式变电站时发现,使用铁板或者铝合金做外壳容易受风雨侵蚀,影响安全运行。2004年1月开始,经过3个多月的攻关,成功研制出了非金属外壳,不仅防腐蚀,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现已在威海、烟台和青岛等地开始推广使用。生产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学习,突破目标,使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稳步提高,高低压线损率稳步下降,到目前为止,10千伏线损率下降为1.55%,0.4千伏线损率下降为9%。

  正是公司总经理于信友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对职工的培养,激发了职工的创造力,增强了企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总公司先后涌现出60多名各类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在威海供电系统农电技术比武中,一举打破了公司建立以来从未获奖的局面,获得最高奖项团体优胜奖,个人全能囊括了第一、第二名,创下了历史之最。同时,两年来,全公司职工创造出新技术、新经验120多项。其中获得省级奖励7项、获地市级奖励15项。

  “科学定位”衍生超前谋划

  “垄断”一直是制约电业企业跨越发展的瓶颈。禁锢的思想诞生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定位,也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拖脚石”。乳山电业创新思维方式,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敢想、敢干、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地对自身要“当好服务员”进行了科学定位。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在乳山不是一句空话。乳山电业超前谋划,当好经济发展先行官和“筑路人”,让乳山的电热网络领先经济发展。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跨越发展良好态势的实际,围绕全市用电需求现状及经济发展走势,乳山电业总公司相继投资1亿多元,构筑起了乳山环状相连的电网格局。去年,他们又做出了两年投资2亿元、当年投资1亿元,对全市供电、供热网络进行建设和改造的规划,涉及工程项目12个。全部完工后,可以初步建成结构合理的乳山电网网架,确保乳山今后8到10年的经济发展不因用电“卡脖子”。

  思维创新和观念转变为企业发展蓄足了发展潜力。乳山电业响亮地喊出“工业发展到哪里,电网线路就延伸到哪里;项目落户哪里,电力服务就跟踪到哪里”的口号,为此,他们也因“变客为主”提前赢得了更大的市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他们投资1600万元,分别在城区西部和城区东部兴建了35千伏西园变电站和35千伏三园变电站,专供新建企业,做到了企业未建,电网先行。对于一些大投资项目,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项目开发建设用电需要。在大乳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之初,他们就投资1000万元,在项目正式开工前着手兴建了总容量1.3万千伏安变电站,投入运营后不仅可解决这个投资100亿元大项目的用电问题,而且可保证未来大项目扩建和周边发展的用电需求。

  “科学定位”让创新在乳山电业无处不在。主动为企业发展助力,让乳山电业在创新的思维中寻求和把握住了发展的更广阔空间。乳山市电业总公司主动与经济主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对准备进行新建、扩建的企业,主动沟通,提前介入,为企业供电提建议、当参谋,针对实际制订多套方案供企业选择。山东日信公司是全市用电大户,随着生产规模不断膨胀,用电需求越来越大,今年初对企业进行了专访后,针对企业供电线路长、用户多、供电可靠性差的实际,建议企业新上一条供电专线,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质量。如去年5月,蓬莱长城水泥厂在乳山市育黎镇投资建厂。得知这一情况后,乳山市电业总公司登门服务,通过实地到蓬莱考察企业生产能力牞根据企业用电要求,为其精心设计了4套供电方案,其中有一套设计方案被厂家选定并认可。由于提前介入规划设计,使得该厂至少能提前2个月开工。

更多专题
回顾祥龙的改革之探

祥龙公司成立后,树立了“集约经营、提升管理、打造品牌、争创一流”的经营理念,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

微波炉行业之殇

而今年以来微波炉市场最大的风波则是由美的紫微光微波炉引起的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激烈论争。各大媒体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