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已成为中外企业界人士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现实课题。一份面向中国境内所有企业的调查显示,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做得很成熟,他们基本上都专门设立了专职部门或有专职人员负责,社会责任不仅是公司战略的重要部分,而且成为企业日常经营、品牌建设、产品营销、危机公关的重要手段
跨国公司在中国要不要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会让企业受损还是得益?近日,国内惟一对企业进行全方位道德评价的《企业公众形象报告》出炉,以可口可乐、宝马、微软等为代表的一批跨国公司占据了抢眼的位置。据了解,该报告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作出的,入围企业中近四分之一为世界500强企业。
专家分析认为,在开放程度逐渐扩大的中国,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要经济载体之一,凭借其突出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规范的管理制度,正赢得中国公众的赞赏。跨国公司在对中国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自身的软实力。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资料显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百年有余,客观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公司的管理理念起到了推进作用。在长期的经济交流中,跨国公司正在由外来的经济因素蜕变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可口可乐为例,1979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并在软饮料市场一路驰骋。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之初就利用中国物资及人力资源组建本土公司,并植入先进的公司管理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支持40多万个就业机会,每年为中央和地方税收部门直接或间接带来利税16亿元。
可口可乐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独立供应商和销售网络,引进最新的营销和管理策略,带动大批相关公司的发展。目前每瓶可口可乐所用的原材料98%是在中国当地采购,年采购费用达70亿元人民币,可口可乐已连续数年稳居中国碳酸饮料销售榜首。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也成为近期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也开始重视自身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可口可乐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系统化、计划性的实施,让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成果与公司一起壮大。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已参与了涉及教育、体育、环保、救灾、扶贫、就业等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公益项目,成为中国社会公益事业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企业公民”建设伴随着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成长历程。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的可口可乐公司一直是环保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倡导者,在历届奥运会可口可乐都在环保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了解,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可口可乐也会为实现北京的“绿色奥运”做出努力,将在节约能源、降低水耗、保护自然等环保事业上积极投入,用实际行动支持“绿色奥运”。
而微软不仅通过与政府和业界合作牞通过投资、培训、技术合作等方式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牞也致力于帮助弱势人群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牞激发他们的潜力。这其中包括微软和教育部合作推广的“携手助学”项目以及微软开展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
本土战略合作共赢
跨国公司作为外来文化的代表,经过与中国文化多年来的融合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西文化融合体系。“跨国公司在施行国际化与本土化策略中会有一个磨合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可口可乐牗中国牘饮料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小筠在谈到跨国公司遇到的文化碰撞时如是说。
专家认为,积极的态度造就了现在的跨国公司,他们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带来了外来文化的精华,所以才出现了产品设计的中国风、才孕育了员工管理的中国化。李小筠指出,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了解本土文化,往往能撞出新的火花。跨国公司也深深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中国公众的共鸣,才能带来新的成长机会。
小企业势单力薄,名气不大,牌子不响,如何出人头地?这是所有中小企业老板的“诸葛亮难题”,怎么办?广东圣...
东华只是扎根于常州这片土地上的众多民营纺织企业中的普通一员,但却是这个由外乡人执掌的企业擎起了常州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