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快那么多,只快一步”,这就是媒体对波导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立华“先人一步”经营智慧的总结。徐立华这样解释到,“企业竞争就像比赛一样,谁跑在前面谁就是胜利者,所以关键就在于看谁跑得快,看谁更有耐力,大家都在跑,如何在技术、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以及管理上始终领先一步,如何在出口上领先一步,这样就会打造出自身的比较优势!”而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波导的发展尤其在信息化建设上先人一步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无到有,国产手机在2002、2003年的迅速增长再到2004年的海外突围,在我国国产手机发展中,波导实际上始终处在一个领跑者的位置。在这种变化中,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高起点:为波导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1999年国产手机蹒跚起步,向一直被国际品牌占领的手机市场进军。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自身就是高科技企业的缘故,波导很早便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迈出了信息化的第一步,开始建立几乎涵盖总公司所有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开发,所有的系统全部投入实际运行。由于源代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基本上满足了业务部门的各种需求,至今自主开发的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线控制等软件还在良好地运行。这一阶段在总公司范围内树立了使用计算机管理的普遍共识,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业务及IT技术队伍。进入手机行业的第二年,波导便取得国产手机的销售冠军,拉开了波导国内销量五连冠的序幕。
三年K/3:助力波导演绎国内销售神话
2001年2月,经过为期半年的企业管理软件选型,波导选择了金蝶K/3 ERP产品,同时选择金蝶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伙伴。针对波导公司的特点,成立了以徐立华为组长的项目小组,详细制定了企业信息化实施方案,实施小组则由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
到2002年2月,波导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28个分公司全部使用。
为实施K3,公司又引进了40多名优秀人才,成立了K3项目组,接受金蝶公司系统培训,逐步吸收、消化其精髓,并针对K3的不足做了许多二次开发工作。通过K3信息化的建设,波导迅速完成了对其销售网络的信息化管理,建成了被业界称为“中华营销第一网”的销售网络。
SAP“革命风暴”:推进波导勾勒国际化蓝图
2003年8月12日,波导斥资3000万元实施的SAP项目正式启动。徐立华将此项目称之为“革命风暴”。波导在SAP PDM的基础上联合集成提供商自主开发了一套FPLM成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它与波导自主开发的一套短信系统、SAP系统的一些模块如物料管理以及花巨资从法国引进的无线仓库管理及无线条码扫描系统相结合,使波导真正实现了“武装到牙齿”。波导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设有41家分公司、300多个办事处、15000多家经销商,拥有近5万个零售终端,这套系统的作用就是掌握整个环节,清楚地掌握每个手机是何时生产、何时入库、何时发到分公司、分公司何时入库、何时发给代理商、何时卖到顾客手中,最后何时来维修等整个周期的动向。敢把SAP系统上到办事处一级,在全国波导还是头一家。另外,波导公司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手机开发模式,并与SAP高度集成,改变了原来研发落后孤立的管理模式,不仅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而且规范了开发项目的过程控制,大大提高了波导整体开发与研发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