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回顾一个小镇的投资狂潮

企业报道  2014-07-31 20:22:29 阅读:

  一个副县级建制镇,一个总面积5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8万人的北方村镇,2004年新增各类建设项目多达42个,总投资额22.6亿元,日产流量增至15万元,全年完成交易额130亿元,完成生产总值48亿元。这就是今天的新白沟。小小的白沟镇正掀起一股参观热、旅游热、购物热和投资热的狂潮,这就是让许多专家都为之惊叹的“新白沟现象”。

  白沟镇并不具备都市的地位,也没有交通的优势,之所以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用白沟镇党委书记、镇长李洪强的话说:“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勤劳的白沟人民。”历史上的白沟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以“燕南大都会”之称享誉全国。改革开放后,聪明的白沟人以其固有的传统经营优势,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把白沟镇建设成闻名全国的箱包产品和小商品集散地。

  白沟目前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箱包产业的壮大成长。白沟箱包业的规模大、品种全,产品以质量好、价格低赢得了市场。箱包产品现已达30个大类、2600多个品种款式,成为全国最大的产销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3%以上。白沟的箱包业发展使周边500多个村的30多万农民走向大市场,走上富裕之路。

  白沟箱包业的成长充满了艰辛与坎坷,有辉煌,也历经考验。10年前产品的鱼龙混杂、假冒伪劣让白沟深受其害。痛定思痛,白沟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2002年6月,白沟镇政府新上任的领导班子振臂一呼,100多家有实力的商家在短短几个月里都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为自己品牌的荣誉,他们更加注重产品设计研发的主创性,逐步完善箱包生产管理和质量提升,“白狗”、“玉兔”、“福润德”等一批白沟自己的品牌逐年壮大,在经营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夯实老品牌的根基,白沟镇乡委、乡政府按照“发展、壮大、集聚、提升”的方针,引导和鼓励商业富余资本投资工业领域,建设工业区和箱包生产区,把白沟工业园区作为白沟箱包名品的生产和科研基地。诸如燕帝、左拉维、亿达等一批合资箱包皮具企业落户投产,福润德、斯特列等一批成长中的本地企业扩展壮大,都使工业园区日益凸显其集聚优势和规模效应。2004年投资5500万元建设的原箱包交易城改造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原来的二层改为三层,新增面积1.4万平方米,商城内增设了中央空调、电梯等现代化设施,使第三代市场一跃跨上了五代市场的台阶。2004年镇政府还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小商品城,结束了小商品在大棚中交易的历史。

  白沟是个商贸型城镇,白沟的决策者把“商贸兴镇、工业活镇”作为白沟的基本发展方略。近两年来,白沟先后兴建了白沟服装城、五金皮革城、小商品城、文化广场等现代化商城,完成了箱包交易城的升级改造工程,“五城”建设规模壮丽、气势恢弘,加上2004年的白沟国际箱包城、机电灯饰城、服饰辅料城、温州鞋帽城等5个投资超亿元的工程等“十城一中心”,使白沟原来的10个专业市场变成了十大现代化商城,从规模、档次、品位、风格、气势上实现了综合条件的整体性升级。

  白沟在迅速发展,但白沟人总是在找差距。他们不停地反思为什么当年“南有义乌,北有白沟”,而今却被落下很远?为什么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小镇会有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镇政府组织各级干部、商户到浙江义乌等经济发达的城镇和市场去参观学习,持续开展“对照义乌,反思白沟;学习义乌,发展白沟”的大讨论,一个主题一个题目的研究,一个障碍一个障碍的破除。正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推进白沟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极大程度地改变了白沟人的理念,锻炼了白沟人的能力,推进了白沟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原来不敢想的事提上了日程,原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得到了统一,原来认为异想天开的事看到了自己有条件试一试,一大批重点项目引进了白沟,一大批重点工程拔地而起。白沟的环境一新、气象一新、面貌一新,变化目不暇接,呈现出极强的活力。

更多专题
找到让人兴奋的元素

站在创始人的大幅展示像前,他坦言:“随着不久‘中网赛’高潮的到来,鳄鱼品牌全新形象的推广也会随着球迷...

乐器上的传奇人生

人类进入21世纪,在物质日益发达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更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其中,音乐这种高级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