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CD强势“放电”引发“磁暴”
近年,从飞利浦多媒体显示设备事业部传来捷报:其LCD国内销售累计突破200万台,销售比例同时也达到了飞利浦总销量的30%。
如果说从0—200万台的过程是飞利浦的“压电过程”,那么,30%正是飞利浦LCD开始强势“放电”的标志,而正因为飞利浦领先业界开始出现的放电效应,将激活整个LCD市场,产生更强大的“磁暴”效应,而真正的“液晶时代”将在这30%的激发下迅速来临。
相应的,业界对飞利浦这两个数字的突破做出以下评论:面对近年来市场上关于LCD的刻意炒作及一些厂家的盲目跟风,飞利浦始终保守地秉承“用户至上,应用为先”的市场战略,准确把握了市场行情及用户的消费需求,以“少而精”的原则,推出了多款经典机型,且“推一款红一款”,效率高得惊人。现在,随着“200万台”、“30%”两大硬性指标的双双突破,飞利浦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在LCD制造领域和销售市场的双重领先地位。
实现突破与 “保守”的悖论
早在2004年初,飞利浦多媒体显示设备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黄夏与《中国计算机报》执行总编卢山之间就进行了一次尖锋对话。黄夏将飞利浦的LCD整体策略和成功原由归结为“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并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
首先黄夏不否认业界给予飞利浦的保守评价——两年前飞利浦就赢得了保守这顶帽子,但黄夏认为,正是2年前的保守促使了飞利浦今天的成功。他说,“整个产业2003年都对液晶显示器有很高的期望,当大家把‘宝’都押在液晶显示器身上的时候,市场并没有出现大家期望的价格突破2000、销量超过35%的情况。当液晶板供不应求的时候,一些厂家做的液晶显示器的销售计划就显得有点落空了。飞利浦能够对市场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在产品策划宣传上也有比较理性的认识,将CRT和LCD的比率定义为82,事实证明这样的比率不仅不会因为液晶板的短缺和价格上涨而乱了阵脚,还能在CRT市场中赢得最大的利益。”
“正因为此,从研发角度讲,飞利浦一直在不断的创新,但从市场销售的角度相对来讲会比较保守,这就需要在产品技术与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即使是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市场也一样,因为市场上只有一部分赶潮流的人愿意买新的技术,但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实实在在讲求性价比,如果这个时候过早的逼用户去接受液晶是对他们不负责任的,所以,我们尽量把比较成熟的技术、性价比很好的东西留给他们。”黄夏解释。
由“技术导向型”向“市场应用导向型”转轨
业界评论家早就告诫:“就像价格不是由厂商定的一样,技术也不是由厂商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消费观念也悄然间起了变化。消费者在强调液晶显示器价格及品质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液晶显示器所能提供的应用技术,而这些应用技术也和显示器的总体价值发生了不可缺少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厂商把发展应用技术当成了市场产品竞争的法宝。就目前来说,最成功的应用技术就应该首推飞利浦的数字显亮技术。2004年飞利浦以“5动显亮新生活”为主题推出的全新LCD新品,其受到市场热捧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数字显亮”的核心技术。
“保守”不是从技术上谈的,而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和应用发展的深刻判断,飞利浦LCD的突破,是强大品牌和科技基础的成功,更是LCD整体战略的成功,既充分体现了飞利浦在液晶显示器领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又反映出了飞利浦正从完全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向“市场应用导向型”企业深刻转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