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进入21世纪,在物质日益发达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更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其中,音乐这种高级的文化享受从古至今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到如今,围绕着音乐的各种产业发展已日趋精微细致。其中,作为音乐诞生之源的乐器生产,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在五花八门的各类乐器中,钢琴,这种18世纪诞生于意大利的乐器,以其独特的魅力,毫无争议地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在人们追求高级的音乐文化时,无疑都把目光投向了钢琴。现今的钢琴世界里,很多著名钢琴品牌如德国生产的“斯坦威”、奥地利生产的“倍森多夫”、美国生产的“鲍德温”、日本生产的“雅马哈”以及“卡瓦依”等钢琴,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音乐和乐器的发展在古代就有着极高的造诣。如今,在钢琴领域,我国也全力向国际接轨,一批优秀的钢琴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并得到了认可。近来,一种名为“马歇尔”品牌的钢琴在市场上声名鹊起,引起人们的关注,3年多“马歇尔”钢琴就销售出2万多架,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这种钢琴品牌正是由上海东韵钢琴有限公司和上海乐音钢琴有限公司联合生产出来的。而“马歇尔”这个钢琴领域的新宠却和一个人的名字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马惠忠,一个把一生都奉献在钢琴事业上的人,他用他对钢琴的独特情结和执著之心在钢琴世界里演绎出了一段传奇的人生
有人说,一滴水能够映照出整个世界,我们更可以说,一架钢琴,无须与任何其他乐器合作,就可以容纳人类精神的宇宙。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伟大作曲家都是钢琴家,都谱写钢琴曲?那就是因为钢琴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曲家们绝妙的音乐思维可以肆意地纵横驰骋。马惠忠,不是作曲家,可他却能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同样在钢琴这个世界里自由地驰骋。他不作曲、他不弹奏,可他却要在自己手中诞生出能演奏出最动人、最华丽音符的“乐器之王”。今年58岁的马惠忠,在回顾自己的钢琴之路时欣慰地说,他的梦想正变得清晰可见。当笔者问及为何对钢琴如此钟情时,马惠忠无限感慨,只说了两个字:缘分!
“优雅外表 黑白韵律 高低音符”
——情有独钟四十年
缘分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说得清楚。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还是人与事物之间的缘分都往往无任何道理可寻。也许喜欢上一件事物,并不需要什么理由。1963年,17岁的马惠忠来到上海钢琴厂做学徒工,当他第一眼看见钢琴时,那种莫名的情绪和感情恐怕现在他回忆起来也无法诉说的清楚,也许,这就是缘分。当年他学的是钢琴油漆技术,不知道是他醉心于在自己双手下刷上了一层美丽的油彩而使得钢琴的外表更加光彩夺目,还是手指按动钢琴键盘所发出的动人音符深深地打动了他,或者是两者都有的原因,总之,从那一刻起,钢琴就在这个17岁的年青人心中刻下了永久烙印,也注定了他一辈子要和钢琴结缘。从第一天亲手把美丽的油漆涂上优雅的钢琴表面时,马惠忠就爱上了钢琴这个“乐器之王”、这个人类文明共同的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他喜欢钢琴键盘上跳跃着简洁的黑白韵律,他喜欢钢琴琴弦上迸发出来清脆的高低音符。在现实社会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把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化为自己的职业。在现实生存面前,很多人一辈子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在这一点上,马惠忠无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和钢琴结伴了41年,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中国钢琴制造业“大师级”人物,而且今后还将继续结伴下去。
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接下来就会对这件事物进行了解,通过深入的钻研和了解,最后成为专家,这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的热情和兴趣并不会持久,这就变成了一种泛泛的喜欢。马惠忠对钢琴的情有独钟,那种巨大的热情和热忱经过了41年后,一如往昔,从未消退过。由于在“文革”动乱的历史背景下,马惠忠求学深造的机会被耽误,可是他却有很好的悟性,这在极具灵性的钢琴世界里是必不可少的,加上对钢琴喜爱和一股坚忍不拔的精神使得他数次面对困境都一往无前地坚持下去,单纯的喜欢和热情转化为刻苦地钻研,辛勤地付出总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为喜欢的事物必然要付出代价,特别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就在马惠忠与钢琴结缘不久,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然而马惠忠却依然惦念着他的油漆、他的钢琴,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不能让他对钢琴止步。他思索着如何油漆出更加美丽的色彩,让钢琴演奏出更加动人的乐曲,他开始刻苦地钻研技术。1969年,马惠忠就会同他的伙伴们采用不饱和聚酯取代硝基漆新工艺,使油漆的光洁度、附着力等品质上上了一个档次,产量翻了几番,这个工艺至今仍然是国内钢琴业的主流工艺。此后他把自己的钢琴油漆实践总结起来,上升到理论,一本《钢琴涂装技术》成为那个时代中国钢琴油漆的权威性技术资料。从那一刻起,马惠忠被同行称为“钢琴油漆大师”。
丰厚的积累和沉淀,必然会引来巨大的爆发。从此以后,马惠忠在他的钢琴世界里越走越宽,一晃40多年过去了,马惠忠的钢琴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一切正是基于他对钢琴本身的情有独钟和对钢琴事业的无比执著追求!
从兴趣到制造 从技术创新到企业创新
——技术含量决定一切
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事物打一辈子交道无疑是幸运和幸福的,如果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就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马惠忠无疑是幸福的。从当年做油漆学徒工,到刻苦钻研钢琴制造技术成为钢琴专家再到现在自己创业成为独挡一方的企业家,成功地推出由自己亲手缔造的“马歇尔”钢琴,其间经过了无数的坎坷和酸甜苦辣。是什么一直支撑他走到现在,当笔者问及在他遇到困难时,有没有萌发过退缩的念头,马惠忠斩钉截铁地说,从来没有过。因为把钢琴产业发扬光大这个梦想在他心中从来没断过,这个梦想一直支撑着他义无反顾地不断向前,即使是数次面对关键的转折当口。
我们很清楚马惠忠所说的这些关键的转折当口是什么。一则是1990年,其实这也可以说是马惠忠真正创业的开始时期。他勇敢地挑起了改造当时濒临倒闭的上海艺术品雕刻六厂的重担。这是一家上海工艺美术行业中从不起眼的小厂,历史上的最高利润仅为18万元,厂里困难重重,缺少起码的生产资金、缺少先进的生产设备,积压多年的库存和连年累加的亏损数字,亏损金额达11.5万元。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他深知自己是在冒险,120名职工的生存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身上。弄不好就是陷入更深的困境,可是他心中有个强烈的声音在告诉自己,要用自己学到的钢琴油漆技术拯救这个厂。当接到港商公司对“钟壳”品质要求十分高的订单时,凭着他在钢琴厂练就的高超技术,通过对配方、比例、成色、硬度、光泽等一系列问题的摸索,先后解决了气孔、走色、发白等技术难题,成功地试制出了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惠忠实现了自己对工人的承诺,当年工厂就实现利润48万元,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企业刚刚扭亏为盈,上级公司又要求他先后兼并了艺雕四厂、三厂和上海印花品厂,这些亏损企业通过兼并短短的一年之中又获得了盈利,并以此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企业——上海东方艺术雕刻品总厂,原有的工人也无一人下岗。除总厂以外公司先后又与新加坡、我国香港组建了上海明艺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上海申雅漆木制品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中雅钢琴有限公司。
马惠忠是个不太愿意谈论过去的人,他总说,过去取得的成绩对现在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可是回顾过去的创业经历可以积累经验,对未来发展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这其中,他体会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技术”,只有在技术方面取得领先,才会在市场中取得突破。当年的上海艺术品雕刻六厂,是他用“技术”使得工厂焕发了青春。就是在后来那次更为令人注目的抉择中,同样是“技术”两个字让他有着强烈的自信,作出了大气魄的举动。很多人还清楚地记得2000年那件关于“国退民进”的经典案例。在钢琴行业颇有名气的马惠忠出资156万元,一次性买断这家当时总资产达2600多万元,其中企业各项累计负债近2400万元的国有企业上海东方艺术雕刻品总厂,并更名为“上海东韵钢琴有限公司”,从而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更令人吃惊的是,一年后,当有记者来到这家企业采访时竟发现,民营化改制后短短一年间,这家曾经陷入持续亏损的企业完全脱胎换骨,销售额和利润双双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当笔者谈及这次转折点时,马惠忠毫无例外地又重复了一次:只有技术创新,才会使企业创新;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会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今的上海东韵钢琴有限公司,在钢琴技术核心上领先于同行,在软件的配置上已超过了国外同行;以人为本,产品更趋于人性化,在每台钢琴制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短短几年,倾力打造的“马歇尔”品牌,无疑不刻下了一流技术的烙印,从而产品一投入市场,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马惠忠为他的“马歇尔”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而在技术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自己是钢琴生产的专家,还不断地吸收国内外一流的钢琴制造业专家。产品原料全部是国际一流的材质:北欧原始森林的原料木材、马来西亚的高级中密度板、韩国的高品质油漆、德国特制的琴用钢丝、日本毛毡等。从钢琴外观装饰到内在结构都倾注了马惠忠的全部心血,从而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使得“马歇尔”品牌钢琴在市场中如鱼得水。刚刚诞生3年多的“马歇尔”一进入市场就销售了近2万多架,跻身了上海钢琴生产企业的三甲之列。今年出口势头良好,8月份“立式”钢琴出口量达到60%、“三角钢琴”出口达到80%。
马惠忠信心满怀。他说出了豪言壮语: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马歇尔”钢琴打造成上海的龙头老大,而后成为全国品牌、世界品牌!
个人价值 企业价值 社会价值
——钢琴所承载的社会责任
说起企业灿烂的发展前景,马惠忠面对笔者并没有表示出过多的欣喜,更没有过多说企业本身的发展所带来的丰厚效益。而是很凝重地谈起国内钢琴行业的现状。马惠忠说,每个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每个人一生中有表现自我价值的不同方式。而我通过创办企业,在钢琴这个行业里实现了自我价值,但我更看重的是通过搞企业而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如今,在社会物质日益发达的时期,人们对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得迫切,这是个浮躁的社会,现代人的心理承受着快节奏所带来的超负荷压力。钢琴,这种高雅的精神文化追求正是需要提倡的。大力发展钢琴行业市场对提高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深远的意义。马惠忠的话语意味深长。
在实现社会价值这一方面,同时也是闵行政协委员的马惠忠很欣慰地说,自己正努力地做到了一点,就是为社会减轻了就业的负担,为国家争创更高的利税。从2001年到2004年3年改制过程中,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得原国有企业的员工没有一个下岗。他对希望工程的含义作了更深的延伸,他认为,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很大,解决劳动力上岗从另一层面上讲就是希望工程。也许是自身成长的经历使然,马惠忠对待员工十分的平易近人,总是把考虑员工的实际困难放在首位。从当国企厂长到现在,他记下的是对整个企业和全体职工的责任。马惠忠的以诚待人也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经营上。马惠忠常说:“做企业就是做人品,”要以平常心对待身边的事情。与他经营交往中伙伴们感慨马惠忠是一个“宁愿亏损自己,也不去亏欠别人”的人,是一个憨厚、诚实、善良的人。正是因为他具有的高尚品德,使得他的事业发展欣欣向荣。产品在海外的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在上海出口量居同行业第一。企业的经营总会遇到很多困难,靠什么克服,归根到底靠的是诚信做人。马惠忠说,今天我们企业遇到资金困难,很多时候经销商会提前预付货款,一些供应商会先供货后收款,为什么呢?这就是诚信的价值。“有责任才会有价值,承担的责任越多说明一个人的价值越大”。责任在马惠忠那里已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一种人生创造!
马惠忠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了。今年58岁的他戏言,自己现在才是真正创业的时候。他说,目前中国的钢琴生产业正呈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西方很多著名的钢琴生产厂家现今并不景气。这正是我们的大好机遇和发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众多钢琴品牌中,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国际品牌,而我要做的正是希望通过我下半生的努力,乃至于我马氏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使得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在上海东韵钢琴有限公司诞生出来,这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品牌,那时我会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