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理事单位推介>> 正文

王连成 一种水产品养殖箱池底增氧用的微孔板的制作方法

企业报道  2014-07-28 23:36:56 阅读:
核心提示:专利研发背景:螃蟹是大众喜爱的美食之一,可是海捕梭子蟹中有一半的瘦蟹、空壳蟹,消费者难免吃到空壳蟹,消费者花钱吃到一包水没点肉的空壳蟹谁不上火?每天市场上都会传来因为螃蟹空壳而导致的争吵声。

  一种水产品养殖箱池底增氧用的微孔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研发背景:螃蟹是大众喜爱的美食之一,可是海捕梭子蟹中有一半的瘦蟹、空壳蟹,消费者难免吃到空壳蟹,消费者花钱吃到一包水没点肉的空壳蟹谁不上火?每天市场上都会传来因为螃蟹空壳而导致的争吵声。期初,我凭二十多年的挑选螃蟹经验,教人挑选肥螃蟹,得到我指导的人很高兴,从此吃上了全肥螃蟹。可是商贩不愿意了,“你教人挑选肥螃蟹,剩下的瘦螃蟹,我们卖给谁?这都是我们花钱上的货。你有本事就让批发商光批肥螃蟹!”一句话点醒我,这也是我二十多年来一直考虑的事。咱们国家黄海和东海梭子蟹年产量各有1-2万吨,这里面有一多半的小螃蟹瘦螃蟹。本来海洋渔业资源就匮乏,再这样消费小螃蟹瘦螃蟹,这不是在浪费有限的渔业资源吗?每只半斤左右的螃蟹批发价滚筐混卖22元/斤,单挑肥的就卖48~50元/斤并且先卖掉,挑下的空壳蟹5~6元/斤还没人要。消费者吃到一包水没点肉的空壳蟹,认为是商贩注水所为。其实空壳蟹从海里一捞上来就是这样,这是螃蟹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螃蟹的一生需要经过近二十次的蜕壳,螃蟹蜕一次壳就长大一次。螃蟹在蜕壳前最肥,蜕下壳就似一团肉,这时不管是同类还是异类都想吃它,这也是螃蟹成活率低到不足20%的原因,几小时后壳渐变硬,它也就变瘦成了空壳蟹。螃蟹就是这样不断地由肥变瘦,再由瘦变肥,一天天长大。实践观察,螃蟹每蜕一次壳大约需要3~20天,也就是说顶多20天空壳蟹就变成肥螃蟹了。这里面是否蕴藏着一个暴利的商机?为此我发明了《一种海捕梭子蟹暂养育肥的办法》,指导大家在室内采用循环水立体养殖,这样一切养殖风险可控。目前我国沿海近岸海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工农业及浅海超标养殖的污染,海水重金属超标是一个普遍问题。重金属超标危及食品安全,影响产品出口,为此我发明了《一种室内循环水养殖降解重金属用储水罐》。水产品养殖,容易底质变坏,从而导致水产动物生病,药物残留。其实很简单,把养殖箱池底设计成夹层,通过微孔增氧配以有益菌就可解决。想做底部夹层,就需要微孔板。我询过价,目前制作微孔板一般采用电火花打孔、机械冲孔、激光打孔,制作一张1平米的微孔板最少也需要上千元。这些方法制作的微孔板孔径最小也是板厚的1.5倍。要增氧的气泡小并且均匀,微孔板孔径必须小到微米计算,而且孔与孔之间必须密集;微孔板要结实耐用,微孔板厚度要求在3~5mm以上。要在3~5mm厚的平板上打出密集的微孔,电火花打孔、机械冲孔、激光打孔即使造价昂贵也根本做不到。为此我发明了《一种水产品养殖箱池底增氧用的微孔板的制作方法》,制作一张1平米的微孔板仅需要20~30元。我发现微孔板的用途还不小呢,用于养殖,用于景观湖改造,可以节约水的使用,避免湖水变臭。我有水产方面系列专利申请十多个,有《一种水产品养殖箱池》、《一种平板式曝气器》、《一种新型活水产品储运容器》、《一种加强保温型保温包》、《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多用途水产品生态养殖装置》、《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暂养育肥梭子蟹及培育软壳蟹的办法》、《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养殖红沙蚕的方法》、《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培育大规格河蟹及软壳蟹的方法》……

  技术成果简介(包括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及市场应用前景)水产品养殖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时普遍存在养殖箱池的底质容易变坏,水产动物容易生病的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医药支出,又影响了水产品的品质。其实,把养殖箱池设计成底部夹层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养殖箱池底部设置夹层,就需要一种微孔板。目前微孔板的制作,一般采用电火花打孔、机械冲孔、激光打孔,这些方法制作一块1平方米的微孔板至少需要上千元,并且微孔板的孔径最小也是板厚的1.5倍。要增氧的气泡小并且均匀,微孔板孔径必须小到微米计算,而且孔与孔之间必须密集;微孔板要结实耐用,微孔板厚度必须在3mm以上。要在3mm厚的平板上打出密集的微孔,电火花打孔、机械冲孔、激光打孔即使造价昂贵也根本做不到。本方法采用层压成型制作的微孔板,让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变成现实。本方法制作的微孔板,结实耐用,透气不透水,并且操作简单、造价极低,制作一块1平方米的微孔板仅需要20~30元,可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品养殖、水产品运输、景观湖改造和污水处理等行业。并且使用的量很大,一平米养殖箱池底用一平米。微孔板为本人的水产品养殖系列专利(一种新型平板式曝气器;一种水产品养殖箱或养殖池;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多用途水产品生态养殖装置;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暂养育肥梭子蟹及培育软壳蟹的方法;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养殖红沙蚕的方法;一种室内循环水立体培育大规格河蟹及软壳蟹的方法……)产品所用部件之一。

  专利技术研发人:王连成

  专利号:201410023347.8

更多专题
志存高远 追求卓越

我常常和同志们讲,要享受工作。一位退休的老同志来信告诉我,对这一提法很有感触,很受启发。享受工作并不...

千条银线走万家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