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出现在银行业的私售“飞单”行为,如今被曝光已经开始蔓延至保险行业。据相关信息透露,6月底,在沪各类保险机构收到上海保监局下发的紧急内部通知,要求保险机构对其从业人员参与销售非保险类理财产品行为进行全面自查,对此,新华保险也颁布新规严控第三方理财。
近日媒体曝光,在新华保险第三方理财产品风险专项工作会议上,该公司董事长康典对有效防范违规推介第三方理财产品提出明确要求,严禁销售误导、规范行业自律、开展风险自查,制定关于各类客户活动的管理规范和制度等,及时处置各种曝光隐患。
新华保险要求渠道部门于7月31日前,完成各辖内业务团队合规展业承诺书的签署工作,建立有奖举报机制,接受客户、内外勤人员对业务员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第三方理财本来是指那些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一般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发展迅猛,这种在欧美发展了多年的理财模式在国内却良莠不齐,亟待进一步规范。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种“飞单”行为最直接的损失不仅在于客户为购买第三方理财产品而退保产生的经济损失,更在于被曝光后的公司品牌声誉损失。因此,为保证公司永续经营发展的需要,除严格执行保监会监管要求外,还要求险企自律。今年5月中旬起,新华保险先后制定了四份关于规范业务人员展业、风险提示、合规经营等文件通知。
对此,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目前第三方理财潜在风险很高,消费者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尚不到位,因此自身要有防范意识。
新华保险提示一,高收益伴随高风险,这是投资的基本规律。如果遇到一个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远远高于定期保险投资工具,购买门槛又很低,且销售人员承诺保本保收益,这时消费者就要小心了,避免掉入“财富管理”陷阱。
新华保险提示二,消费者要注意考察所销售理财产品的机构和销售人员的资质。如: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业务员的代理权限是保险产品,对于近年来在第三方理财机构热销但也被曝光引发不少纠纷的私募股权基金、有限合伙理财产品等都是无权销售的。若有人以保险公司的名义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那么消费者只需致电保险公司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查询曝光,即可确认核实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