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
是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是月,中国山西第二届杏花村汾酒文化节隆重召开;
是月,笔者踏进了酒香飘洒、风光如画的杏花村。
“酒是一种文化。”郭双威见笔者第一句话就这样定义。他说:“山西杏花村汾酒,孕育于
6000年前的杏花村遗址,诞生于4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在数千年的成长过程中,它的厚重
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香与美,而且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
郭双威认为: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名
牌是品牌的发展和深化。构筑国内的名牌
和国际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牞要加强品牌的
整合和保护力度,突出科技防伪牞加大三个
品牌延伸度的整合,改变粗放式延伸,选择
自己的细分市场,缩编产品链条,形成独特
的市场区隔牞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创新独
特的市场价值。
汾酒企业文化是汾酒发展的“企业宪法”
笔者:汾酒集团凝练实施的“汾酒文化战略‘清香工程’”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把这种汾酒企业文化作为指导、规范汾酒集团未来发展的“企业宪法”?
郭双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汾酒集团实施的汾酒文化战略“清香工程”融合了汾酒的品质和历史传承、汾酒人的品格和历史责任、汾酒集团的品位和历史使命,对汾酒的管理、经营、服务、发展等方面予以了明确的定位,所以就成为指导、规范汾酒集团未来发展的“企业宪法”,汾酒集团做出的任何决策、出台的任何政策、实施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遵循这一根本大法。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素以清香、纯正、甜美、净爽、绵长的口感而著称,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盛誉。汾酒有着瓜蔓繁衍的传播史,我国的许多白酒、包括不少著名品牌都源于它,成就了它“白酒祖庭”的行业地位,汾酒还是新中国的第一种国宴用酒,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惟一收藏的白酒。汾酒有着6000年的酿造史,是我国白酒酿造历史悠久的品种之一,在1500年之久的白酒史上,汾酒有着独一无二的4次成名史: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武成帝将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并极力推崇,后被载入《二十四史·北齐书》,汾酒一举成名;晚唐诗人杜牧一首《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牽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使汾酒二度成名;1915年,捧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荣誉———甲等金质大奖章,是中国现存白酒中惟一获此殊荣的产品,使汾酒三次成名;建国后国家5次评酒,5次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汾酒的清香特色、汾酒的“祖庭”地位、汾酒的名扬海内外的悠久历史,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引以自豪的国宝牎
2004年12月,我们正式启动的“汾酒文化战略‘清香工程’”就是从系统建立建设汾酒企业文化和靠文化强企的高度,对汾酒的文化内涵、清香品质、战略发展等重大事宜进行了有效的凝练,将清香、诚信和文化予以有机的融合。它不仅涵盖了汾酒的历史、汾酒集团的现在,而且将汾酒使命、汾酒精神、汾酒文化和个性特征等内容囊括其中,使汾酒企业文化成为源远流长、融会古今、脉络清晰、传承有序、框架完整,并能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的名酒文化。
笔者: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汾酒集团是如何把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并使之成为搏击市场的核心要素的?
郭双威:搏击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单纯靠汾酒优异的品质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内国际市场,文化竞争已经取代产品竞争和价格竞争,成为市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谁能捷足先登,抢先在市场上树起文化营销的大旗,谁就能取得先机,占领市场的制高点,靠文化赢得市场的案例数不胜数。所以,必须认真、细致地挖掘汾酒文化的内涵精髓,构建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强化丰满汾酒品牌,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汾酒集团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特别“通行证”。
汾酒集团推出的“111343发展战略”,提出了覆盖全国市场打造国际品牌的发展目标;以清香酒业为本,主动创造市场,深化内部改革,汾酒文化导航的指导方针;“清香久远”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名优白酒基地、保健酒基地和酒文化旅游基地;构筑营销体系、财务体系、物流体系、科技质量体系;实施“智闯金海”营销工程、“心心相印”人才工程、“点点渐进”管理工程的宏伟目标,这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战略是与汾酒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融为一体的,是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是公司其它发展目标的集中概括和体现。
具体地说,“诚为本,酿为乐,创为魂”的汾酒精神,“传承国宝,清香久远”的精神理念,“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的核心理念等企业文化内容在“111343企业发展战略”中都有具体表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汾酒企业文化的凝练、贯彻、实施的过程,就是汾酒集团逐步实现由人治、法治到文治的过程,就是汾酒管理逐步迈向文化管理新境界的过程。用一句话来概括牞汾酒的发展史就是汾酒企业文化的塑造史。
清香、诚信:汾酒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
笔者:“传承国宝,清香久远”为何被视为汾酒企业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理念牽
郭双威:汾酒企业文化体系由理念文化、行为文化、感受文化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理念文化为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汾酒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行为文化是由行为规范和员工行为方式等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是汾酒企业文化的文化主体,感受文化是由汾酒视觉听觉识别系统、形象系统等四大系统组成的让公众真正感受汾酒企业文化的形象表达系统,是汾酒企业文化的承载形式。
“传承国宝,清香久远”是汾酒企业文化的基础、是整个理念系统的主导,决定着企业对自身行为和目标要求的价值取向和评价,表明了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回答“开办企业为什么”和“企业要到何处去”的问题。
传承国宝是融于汾酒人血液中的责任和使命、是历史的重托,也是祖国、民族和父老乡亲的重托。中华汾酒被称为中国酒界的“常青树”、“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弥足珍贵的国宝,历经数千年传承,所以它不仅仅是汾酒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汾酒人有责任、有义务精心呵护这颗璀璨的明珠,将国宝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清香久远是汾酒人对国家汾酒、企业和社会的美好愿望。“清香”是汾酒集团行为文化个性———“清香三品”的灵魂。汾酒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让汾酒留香万年、飘香万里,不但让公众能陶醉于中华汾酒品质的清香,还能感受到汾酒人品格的“清香”、感受到汾酒集团品位的“清香”,同时更企盼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充满“清香”,让世界更清香、更香纯、更和美。
汾酒文化的精神理念还包括“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的核心理念,“诚为本,酿为乐,创为魂”的汾酒精神和四大使命等内容。而“传承国宝、清香久远”是精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主导。
笔者: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文化必须富有鲜明的个性,才可能具有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汾酒集团为何把“清香”和“诚信”概括提炼为汾酒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牽
郭双威: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凝聚人心的法宝,对外是差异化竞争的利器。在当前国内白酒业竞争异常激烈,啤酒、葡萄酒不断蚕食白酒市场份额、国外酒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企业文化正是面对挑战的开路先锋。汾酒不仅要大打文化牌,而且要巧打文化牌。我们现在率先提出并使用“清香”的概念,旗帜鲜明地喊出“汾酒就是清香”,不仅有利于捷足先登占有“清香”这一优势资源,而且具有多重涵义。
清香,不仅指清新、淡雅的芳香本义,还可引申为清正、清廉、芬芳,寓义清澈透明、心地坦荡、清正醇厚、端正清秀的为人形象和良好美德,它折射出对品质的赞誉、对品格的赞美、对品位的赞赏。
所以,我们提出的“清香”概念,不仅仅指汾酒的香型和品质特征,更指汾酒人的品格和汾酒集团的品位。
一是指汾酒的清香型特征。以“清香至尊”著称的汾酒,具有清香型白酒典型代表的行业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旗帜性。
二是指汾酒悠久的历史传承。汾酒最早就有“汾清”的雅称,并以清香型特色延绵上千年,清香型酒的“清”也由此演变而来,寓意着源远流长的汾酒文化。
三是指汾酒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体现在汾酒的清香、纯正、甜美、净爽、绵长等口感特点,严格稳定的产品质量、高雅脱俗的市场形象上。
四是指汾酒人的美好内在品格。它具体体现为“做事清正诚信,为人善良热情”,体现为汾酒人对产品质量近乎苛求的美德和职业道德。
五是指汾酒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人如其酒,汾酒人在向消费者提供清香美酒的同时,也展示着自己的品格和风采、记载着汾酒人的奋进和执着,在成就汾酒品牌的同时,也塑造了“诚信天下”的社会形象。
六是指汾酒集团高雅的品位。清香是汾酒集团不懈追求的一种境界,集中地表现为汾酒集团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特的精神风貌。典型地反映在汾酒集团“让清香更久远”等组成的“四大使命”和面对民族、国家、社会、公众、股东、同业和员工郑重的“清香”承诺上。
汾酒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特征“诚信”,来自于汾酒数千年历史和经营理念的一脉相承以及杏花村周围淳朴民风的熏陶。
诚信,即真诚、守信。它表现的是汾酒数千年做人、做事、酿酒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传承。诚信的深层涵义是,汾酒的优异品质、汾酒人的高尚风格、汾酒集团的文化品位与形象。诚信是汾酒之所以盛誉千年的基础,同时也是汾酒赢得人心、强化管理的必要手段。“诚信”概念的强化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是对当前“假酒”猖獗市场环境中汾酒美好形象的极好反衬。
在明确了“清香”和“诚信”企业文化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汾酒集团的行为文化个性———“清香三品”牗清香酒品、清香人品、清香醇品牘也就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清晰明了了。由此可见,“清香”和“诚信”的个性特征的确是鲜明而独特的,它必须具有生命力,对汾酒企业集团产生深远影响。
用创新理念浇铸永恒品牌
笔者:汾酒集团在“十五”期间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适时地规划了“十一五”发展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你们将如何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增长的质量和速度,继续把企业做大做强牽
郭双威:“十五”期间是汾酒历史上很不平凡的5年,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新发展的5年,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速发展的5年,是企业走出困境、奋发有为、成就瞩目的5年。特别是2002、2003、2004年3年销售收入、企业利润、出口创汇、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2.07%、101.55%、45.24%、13.55%牷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19.08亿元,实现利税7.1亿元,实现利润2.27亿元,出口创汇4770万美元牷4年平均每年增长分别为22.66%、28.73%、95.17%、25.29%。4年主要经济指标连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
在规划和编制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时,仍然始终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一切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综合实力,高举自主创新的清香文化大旗,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发展速度,保证发展质量的发展方向,坚持以酒业为本,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开发保护力度,形成产业链、营销链、资本链的三链良性互动,循环经济、绿色食品、和谐汾酒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为此,规划提出了公司使命、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所设置的九大发展目标、五大线条、39条举措,所提出的到2010年将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实现利润7.5亿元,人均收入达4万元等,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地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完善的发展举措,使改革要有新突破、管理要有新机制、发展要有新思路;逐步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链,加大三大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节约化发展牷着力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营造汾酒特色文化体系,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笔者:品牌是企业的旗帜,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请问汾酒集团如何继续高举自主创新、文化创新的大旗,进一步打造中国名牌和国际品牌牽
郭双威:去年,山西省省委书记张宝顺就汾酒发展曾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说:“要维护好汾酒品牌,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主要靠企业内部,推进市场发展要更加规范,汾酒酿造技术和设备要搞安装技术革新,实现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要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搞好国际贸易,提高竞争力。”山西省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也提出“精心组织完成大企业战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努力完成名牌战略,重点培育一批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
依托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是汾酒集团实现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产业素质,把先天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是今后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立足点。为此,我们要围绕公司“十一五”战略与规划、围绕科技兴企目标,使基础研究、酒体设计、新产品自主开发等项目得到更多、更大和更加稳定的支持。今年科技大楼主体即将落成,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配备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科研设备,培养和造就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层次结构的科技队伍,促进产、学、研、商的良性互动,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在实现科技与市场结合这个核心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关链接
一、清香型白酒的典型
代表———汾酒
汾酒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牞同时汾酒集团也是国家清香型酒标准的起草者。其生产工艺特点为:“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态、分离、发酵,即把高粱和原料经过清蒸处理,拌曲放入陶瓷缸,缸埋土中,发酵后取出蒸馏,蒸馏后的酒醅不再配入新料,只加曲进行第二次发酵,再次蒸馏得酒,经勾兑成汾酒。
汾酒酿造选用优质高粱和原料,以当地优良古井水和地下水为酿造用水,以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接种天然微生物群落,分别制曲,混合使用。表现为: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清茬发酵,清蒸流酒,如此一清到底,所以产品是清香型。
二、汾酒企业文化发展
历程(简介)
早在20世纪60年代,汾酒就开始了酒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研究。1988年,在首届中国酒文化节上,荣获“酒文化王国”的最高奖———王冠奖。2002年提出建立酒文化旅游基地,并于2004年9月成功举办了“首届杏花村汾酒文化节”。2004年12月正式启动了“企业文化战略”,从文化兴企和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高度,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清蒸品质、时代发展进行了高度提炼,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彰显了汾酒集团的个性特色与文化底蕴。
三、汾酒集团“十一五”规划
1.公司使命
为民族,传承国宝,让清香更久远;
为公众,精酿美酒,让身心更愉悦;
为员工,创造成功,让生活更美好;
为股东,多创红利,让汾酒更卓越。
2、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111343”发展战略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根本,坚持务实发展基础、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发展速度、保证质量的发展方向,坚持以自主创新,高举清蒸文化发展大旗为主导,坚持以酒业为本,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开发的保护力度,形成产业链、营销链、资本链三链良性互动,循环经济、绿色产品、和谐汾酒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3、发展战略牗111343战略牘
一个发展目标———覆盖全国市场,打造国际品牌。
一个指导方针———清香酒业为本,主动创造市场,深化内部改革,汾酒文化导航。
一个基本原则———“清香久远”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个重点基地———名优白酒基地、保健酒基地、酒文化旅游基地。
四个管理体系———营销体系、财务体系、物流体系、科技质量体系。
三个保障工程———“智闯金海”营销工程、“心心相印”人才工程、“点点渐进”管理工程。
4、发展目标
到2010年完成销售收入6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实现利润7.5亿元,人均收入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7万元/人。
5、发展举措
改革要有新突破,管理要有新机制,发展要有新思路;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链;
加强三大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节约化发展;
着力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营造汾酒特色文化体系,推进企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