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家文,1953年4月生于湖北钟祥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2年参军,1975年12月加入党组织。他常说,人的一生总得有些追求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曾是铁八师最年轻的科长,是一个极具事业心的人,善于学习,乐于思考,观念比较新潮。曾有人这样说,他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敢于承担责任,支撑他生活的是他直立的脊梁,而不是依赖什么人的关照,他像山,像海,任何人都可以被他赋予信任与敬佩,他严酷,冷峻,却充满了活力,具有坚强的性格。
抓住机遇,艰苦创业,无怨无悔
1993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在祖国各地的广泛宣传,时任中铁十八局集团通信科长的他被澎湃的改革浪潮鼓舞着,几经思考,他向上级递交了一份独立闯市场的请示,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他带领自己麾下的7员大将风风火火地踏浪而出了。他们打出电务技术开发公司的牌子,拉出破釜沉舟的架式,围绕着电务工程南征北讨,历尽了艰难,当年就赢利70多万元,转年又赚了100多万元,到1995年,他和他的战友们初时制定的发展创新、扩大规模的目标也已成熟,于是,在局党委和局行政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土木电务工程公司,把生产经营的视角放在了整个建筑领域。他所领导的土木工程公司多次被上级单位评为先进集体,他所在的领导班子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四好领导班子”,他个人也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十佳”领导干部、优秀领导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他也曾是铁道部“火车头奖章”的获得者,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个人;公司档案室存放的一块块奖牌、一份份证书,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在承建的朔黄铁路、蓟港铁路、京秦提速改造、312国道、河北宣化钢厂、天津预警中心大楼等工程中,工程的优良率达80%,为中铁十八局集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他的人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牢记宗旨,敬业爱岗,尽职尽责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质量就是生命。他要求员工一定要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坚决走质量效益的建业之路,要把整个施工过程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
1994年在公司的第一项工程中标后,他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大工程创优质,小工程出精品”。他说:“我们必须做到干一项工程、创一块牌子、练一支队伍、交一方朋友,以此来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他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了。1999年,他曾经参与到湖北朝东岩隧道的招标项目中,可中标通知第一次没有垂青于他。但市场的变化是莫测的,在原中标单位中途退场的情况下,建设方对以诚待人的他备感信赖,主动将工程送上门来。当他看到被重重浓雾深锁的高山巨石,当身临环境极差的施工环境中时,身为共产党人的他没有后退、没有惧怕,而是和他的“铁军勇士”在“人和”的条件下战天斗地,为自己赢得了“天时”和“地利”。为了争取因变更而耽误的宝贵时间,他们连夜研究制定了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片石回填夯实路基的果断措施,关键时刻采取了人背马驮的原始方法,于短期内抢筑了施工便道,让机械效能在大山深处发挥了神威。在困境中,他和施工技术人员一道背着水壶、带着干粮和咸菜,扛着仪器,踩着连阴雨中的泥泞山路,来来回回地认真复测,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工程进度不断加快,在后进场的情况下率先打到了分界线,为铺轨工序的顺利实施节约了时间,也为中铁十八局集团在鄂西北树立了丰碑,赢得了市场。
在工程的保质上,身处天津闹区的天津预警中心大楼可堪称成功的样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他严格按照ISO质量标准和《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工地”评定标准》的操作,使之成为有口皆碑的杰作。工程中标后,他将各项责任量化到每个科室、班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工程开工后,他坚持标准化管理、正规化作业;坚持工前技术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工后验收评比的“三工”制度和施工队自检、项目部预检、监理交接检的“三检”制度,使施工进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此项工程后被集团评为文明工地、先进项目部,并代表十八局集团接受了ISO9002认证审查,国家气象局领导视察工地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北京通典铭居项目是他创新理念的成功之举。为了扩大经营,加快企业发展,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他积极运作了全局第一个参股、施工总承包融为一体的施工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际操作,该项目运转正常。回顾过去的起源和经历,面对无可雄辩的事实,应该说是他抓住了机遇,选准了项目,控制了过程,恪守了原则,保持了诚信,渡过了难关,实现了良好开端。到目前完成施工产值16.2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约1.65亿元,收回资金1.21亿元,销售房屋近400套,回收资金约1.3亿元,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设计造型新颖,政府高度重视,力求推崇为景观小区等有力的提高了卖点,增加了社会知名度,前景十分乐观。
在企业的内控上,刘家文也有自己一套成功的管理经验。2003年改革工作在上级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下,稳步推进。他首先推行机构改革,完成机构调整;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推行工资改革,实行工效挂钩,并最终在职工待遇上,结合企业实际的基本上完成了职工工资改革。完善财务改革,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度,明确了委派内容和职责;继续推行“三统一分”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大资金调控力度,防范了企业风险。这是一条得到了充分肯定的成功改革经验。大项目积极推行项目人员竞争上岗,全员实行一次分配制;班子、职工推行定期考核、考评制,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物资设备实行了阳光工程,公开招标,切实保证质量和价格,降低经济成本;严格合同评审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合法经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融动僵化的思想灵魂,加速了企业的全面建设步伐。
清正廉洁,关心职工,继写辉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入党时的誓言,也是他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事业的轴心。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他没有把权力当作索取钱财的筹码,而是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崇高责任,正确行使群众赋予的权力,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常说,职工是衣食父母,是企业的财富和主人,只有让职工衣食无忧,才能使企业有更大的发展。他没有给他们开“空头支票”,土木工程公司的平均收入每年以10%的增长率上升着;机关办公楼装修他投资了近百万元,配备了空调、电脑和新的办公用品,办公向自动化、网络化迈出了新的一步;公司是个年轻化的队伍,随着日月的轮换,职工的住房是个大问题,他下决心为职工解决居无定所的困难,投资上百万元修建了职工住宅楼,按期解决了职工分、调房的问题。队伍稳定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可观了,大家都以能是土木工程公司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十年创业路、十年发展史,他用自己的忠诚来实现对党和对人民的承诺。今年他和他的班子成员们就为公司的发展提出了响亮的口号:“4、3、3”,即完成承揽4亿元,产值3亿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刘家文,他是一个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人,一个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的人。
背景链接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土木工程公司,原系中铁十八局直属土木电务工程公司,2001年8月企业改制为现名。机关驻天津,是集公路、铁路、市政工程、桥隧、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商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施工企业;下辖8个项目部、6个分公司。
公司现有职工400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202人,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0人。企业资产总额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500万元,流动资产17500万元。
公司长年以来,以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与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队伍精锐,技术力量雄厚,机械设备配套,管理水平先进,资金充裕。公司质量方针是:永恒追求更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优质产品;经营方针是“服务社会,优质创誉”。
公司愿意与国内外的企业竭诚合作,共图强盛,同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