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来宾市自2002年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决策和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按照“振兴工业经济,打造桂中强市”的发展战略思路,使全市工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段一中告诉记者,这两年是来宾市工业发展最好的两年,工业规模在扩大,总量在增加,比重在提高,结构在优化,效益在攀升,工业经济增长对全市经济总量的贡献不断增大。今年1到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完成19.77亿元和8.85亿元,同比增长31.2%和126.02%,增速分别位居全区第二位和第五位,利润额位居全区第三位。
段一中副市长说,来宾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主要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发挥优势,从战略上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做大做强来宾工业经济。来宾市地处桂中腹地,水陆交通发达,土地、矿产、水力资源丰富。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来宾市把制糖、电力、造纸、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来规划实施。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来宾市成为广西甚至全国重要的制糖基地、电力供应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工业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撤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规定》、《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印发广西来宾市投资优惠政策(暂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先后投资59037万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改造城市道路,增加和完善通讯、供电设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创造和提供优良的软硬环境。
三是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宾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大部分都成功地进行了产权改制或其他形式的企业内部改革。来宾市通过采取兼并、收购、中外合资、法人交叉持股、内部职工持股等多种形式,对大中型企业实行开放搞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大大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充分调动了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八一铁合金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企业,2000年成功改制后,企业效益不断攀升,几年来连续实现产值、利税双超8亿元。
四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抓好企业技改,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这两年,来宾投资60亿元改造和建设了乐滩水电站,投资24亿元改造了合山电厂,此外,投资24亿元的来宾电厂改造工程和投资10亿元的蔗渣造纸工程和投资5亿元的锰业基地都已启动。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工业经济发展蓄积后劲。建市两年来,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276个,合同(协议)资金57亿元,已实施合同257个,到位资金18亿多元。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协议)项目104个,合同(协议)金额22.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1亿元。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已突破4万户,注册资金5.07亿元;私营企业650家,注册资金7.3亿元。非公经济提供的税收占总税收的30%。招商引资为来宾市工业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亮点。
太行山是富饶的。亿万年前,地裂天崩,沧海桑田。深埋于地下的原始森林在高压与高温下演化成沉甸甸的乌金,...
面对应用热点不断浮现的移动管理新天地,用友移动谋求领导者角色,而如何跨越方便、易用、安全、省钱这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