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电力行业必须保持安全生产

企业报道  2014-07-24 14:05:40 阅读: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日前要求,各有关电力企业要认真组织落实迎峰度夏的各项工作,确保夏季大负荷期间电力安全生产。今年夏季我国将面临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缺电局面。根据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的负荷变化特性以及目前电力增长态势和电网拉限电情况,并结合各地新增电力报装容量,预计今年夏季全网电力供应的缺口将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由此必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正常供应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电力企业如何应对?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电力安全度夏?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电网公司主管生产调度的副总经理陆启洲。

  缺电加剧

  陆启洲告诉记者,今年夏季拉闸限电的规模、地区和时间将肯定比去年进一步增加。电力供需矛盾突出,使缺电局面进一步加剧。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带来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缺电范围和程度继续扩大。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除电力资源总体不足带来的缺电外,由于电力需求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的快速扩张和部分地区用电量的迅猛增长以及一次能源供应不足、电网输送能力有限、高温拉动空调负荷大幅度攀升等各种因素影响,造成了区域性、时段性、结构性缺电矛盾加剧。除东北电力供需保持平衡略有富余外,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区都存在巨大的电力缺口,西北电网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量略有短缺。

  电资源瓶颈突出

  电煤供应不足、水电厂来水偏少、机组非停情况是造成电力紧张的重要因素。陆启洲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国电煤需求快速增加,供应能力相对不足,部分地区出现缺煤停机情况。

  据了解,1至5月份全网共发生因缺煤停机155台次,累计3169万千瓦。京、津、唐、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陕西地区都相继出现缺煤停机现象。其中陕西电网最大缺煤停机容量超过日最大负荷的35%;山东日最大缺煤停机容量曾接近300万千瓦,导致山东电网虽然装机容量略有富余也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华中电网缺煤最为严重,5月底存煤创历史最低,只有157.2万吨,湖北电网进入6月份以来每周仍有11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缺煤停机。电煤供应紧张,主要是煤炭供应能力不足,加上电煤价格和运输能力的影响,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电力供需平衡的矛盾,而且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影响。

  在电煤供应影响发电的同时,机组非停情况也不容忽视。部分火电机组由于长时间连续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和煤质的下降,机组跳闸或紧急停运次数增多。

  另外部分水电厂来水偏少,水电出力受阻。今年以来,西北、华东及华中电网南部的大部分水库蓄水不足。华东电网一季度水库综合来水仅为往年同期的50%左右,水电厂发电量和水库水位接近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水电出力严重不足。华中电网近期来水增多,水电出力有所增加,但去冬今春来水偏少,水库持续保持在低水位,目前蓄水量总体仍显不足。西北电网黄河上游来水持续偏少,黄河梯级水库的运行形势不容乐观。

  电网安全不利因素增多

  陆启洲认为,网厂分开以来,特别是去年“8.14美、加大停电”之后,电力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电网安全的外部压力明显增大。另一方面,电网安全运行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利因素增多。

  一是电网安全的法律环境有待完善。当前电力安全的管理方式比较多的还是建立在行政约束的基础上。多头分别管理的局面不适应市场环境的要求,造成管理上的交叉、重叠、低效。但另一方面,规范和约束电网、电厂、用户等电力安全责任主体的法制化环境还不够完善。

  二是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严重。电网遭受山火、盗窃塔材、施工碰线等外力破坏事故发生频繁,并有不断增加趋势,不仅给电网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体制改革之后,电力设施保护没有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重视,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日趋严重而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各项措施保证安全度夏

  夏季大负荷即将到来,各电网企业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电网安全度夏?陆启洲告诉记者,各单位将结合各自电网薄弱环节和夏季运行特点,深入分析电网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连带问题,制定并落实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严防发生大电网事故,其中主要措施有:

  一是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重视电网“第三道防线”的有效性。三是一定要保证电网留有必要的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容量。四是加强电网统一调度,发挥互联电网优势。五是加强重点设备的运行监视和维护。六是完善常态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健全应急机制。

  陆启洲说,在严重缺电和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加大电力建设和设备技术改造的力度,适当超前电网建设,加快电网发展,强化电网结构,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是解决目前电力供应矛盾和电网运行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陆启洲强调,保证电力有序供应就要尊重电力生产的客观规律。落实保证电力正常供应必需的技术、管理措施,严格执行超计划限电和事故拉电序位,确保重点城市、重要用户的安全可靠供电,保证居民生活用电。要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加强需求侧管理,做好计划用电工作,科学、合理地分配好有限的电力电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搞好网厂协调,积极配合解决电煤问题,同时积极倡导节约用电,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宣传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取得社会和企业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渡过缺电难关。

更多专题
科学发展成就的富饶之地

太行山是富饶的。亿万年前,地裂天崩,沧海桑田。深埋于地下的原始森林在高压与高温下演化成沉甸甸的乌金,...

移动管理现王者?

面对应用热点不断浮现的移动管理新天地,用友移动谋求领导者角色,而如何跨越方便、易用、安全、省钱这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