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银行如何发挥城乡结合部的金融优势,不断发展自己,巩固和提升郊区金融优势,带着这些问题,笔者8月11日走访了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朱洪波。
朱洪波表示,北京作为特大城市有其独特的郊区经济构成,郊区经济中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已达9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郊区经济的主导力量,从而使其具有了明显的工业化、都市化特征,银行存款总量已达1.2万亿元,贷款总量达5000亿元以上。随着首都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北京不断加大对郊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预计“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1000亿元以上。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有41%的人员、41%的机构、24%的存款、30%的贷款、33%的利润分布在9家郊区行,还拥有一批优质的客户群体和较高的品牌形象。郊区经济过去是,未来也是推进农业银行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银行要在做好总部客户营销的同时,结合发展规划和建设实际,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大对郊区金融市场的介入力度,做好郊区金融这篇文章。
农行北京分行要立足京郊经济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郊区业务的指导,积极探索建立针对郊区支行的激励约束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针对郊区小企业特点的组织管理和业务运作体系,有计划地开发推广一批适应郊区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努力开创郊区业务的新局面。分布在近郊板块地区的农行营业机构一是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开拓现代农业、城镇规划、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和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市场;二是要全面拓展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尤其是外汇、电子银行、现金管理、银行卡、理财等高端业务产品,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三是要积极推进城乡联动发展,力争保持郊区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与大城市市场和高端业务市场相互促进、有机联结和协调发展的格局。分布在远郊板块地区的农业营业机构要因地制宜、因行制宜的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重点,重点开展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围绕园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特色资源开发、生态涵养区建设等经济增长点,以中小企业、现代农业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理性发展资产业务,力争在金融同业中保持前列。
在谈到如何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多层次的业务发展平台时,朱洪波说:当前,优劣客户已成为制约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农行北京分行必须转变观念,以“抓优质客户,促业务发展”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农总行《北京地区总部客户营销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大力培育优质客户群体,努力实现传统业务推销向综合客户营销、单一产品销售向产品组合推广的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适应北京总部经济特点,北京分行必须承担起协调总行、指导支行、主动营销、强化同业和系统合作以及分析市场趋势、合理调配资源等职责;支行要在配合总、分行做好联动营销的基础上,加强客户服务管理、市场信息反馈和区域内重点客户营销等;基层网点作为支行经营平台的延伸,既要履行好操作平台职能,也要做好客户日常服务和网点营销等工作。分行鼓励并支持特色支行的发展,下半年要重点针对以托管业务、个人零售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外资银行业务,以房地产业务研究特殊的支持政策。总之,各支行要结合实际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努力打造差异化经营体系。
在谈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农行北京分行自身业务发展是否会产生较大影响时,朱洪波满怀信心地表示:随着“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首都新城市规划和奥运建设项目的深入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首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给我们增加资金来源、拓展有效市场、加快战略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将推动金融企业日益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农行股改的提速将加快先进管理理念、模式和手段的融入进程,这将给我们北京分行调整发展结构、规范经营行为、实现科学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近年来我们在农行北京分行练内功、求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全行的理念在更新、机制在创新、队伍在换新、形象在塑新,干部员工的合规经营能力不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这些必将为农行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