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G商用已经从预期走向现实。基于3G的移动商务服务被认为是这个新兴市场味道最美的一块蛋糕,引来各路诸侯竞相争食,其中既有传统互联网产业的翘首挥师杀向移动互联网,又有风险投资直接空降移动商务领域,还有传统SP放言进军企业移动商务市场。
移动商务大潮陡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众多厂商齐聚3G移动商务淘金地之后,也许面临的第一个门槛不是电信增值服务资质,而是隐隐触摸到的技术高垒。这个屏障可能使图谋“转型”的SP们颇感意外。之前,SP面向最终消费者提供的娱乐消费增值服务从来没有被认为是“技术活”。一向短视而浮躁的增值服务业,有谁会去勉强跨越无法绕过的技术门槛?
近年,来自用友移动商务公司的内部消息说,其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业务平台———“移动商街”进入α内测阶段。主持该项开发工作的技术总监韩海晏在谈到企业级移动商务技术的挑战时,总结了15个字:规模大、环境杂、环节多、变化快、功能全。据韩海晏介绍,“移动商街”进入α内测之前,一个汇聚了众多专家和开发人员的强大开发团队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研发。这些专业人员既有电信、互联网和软件背景,又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丰富的经验和快速学习能力。尽管如此,韩海晏谨慎地表示,“移动商街”进入内测阶段,只意味着用友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初步”完成了完整的技术架构设计和功能开发,其应用体验仍需在下一步进行公开测试。“挑战仍然是巨大的,”他说,“估计能够像用友这样跨过移动商务技术门槛的企业不会很多。”
而经过复杂的技术挑战和对整合能力的严峻考验之后,移动商街则将以最简单易用的面孔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这种“复杂自己、简单别人”的总体理念将在即将推出的β公测版中接受全面考验。
“移动商务”是从SP兴起的。而SP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营商资源而非专有技术。目前在国内存在着数千家SP,大多数都依靠着短信群发、图铃下载等简单模式生存,几乎不进行任何技术投入。更有甚者,进行用户欺诈和强制订制,阻碍行业发展,SP的转型也是目前行业热门话题之一。
而转型至企业级移动商务服务对于传统SP来讲,似乎是一个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的选择。技术门槛很可能就是摆在已经习惯简单应用、个人用户和冲动消费的SP面前的第一道考题。
在威胁与诱惑并存的局面下,一向不乏迎难而上的挑战者。无疑,移动商务领域也必将呈现出一派鱼龙混杂的热闹局面。然而,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移动商务服务整体的发展和成熟,这种局面必将发生变化,虽然技术并不是企业级移动商务领域惟一的制胜法宝,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无意或无力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服务商终究会“无可奈何花落去”。
企业集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设计,需要对企业集团的创新环境、创新点、创新活动、创新成果的价值创...
国内终端产业链与移动运营商缺乏整合,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在国内,手机终端销售向公开市场开放,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