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船王丹尼尔·洛维格是借助银行贷款起家的。他买第一艘货轮时,没有资金,去贷款,又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抵押而被银行拒绝。情急之下,他找到一家信誉好的石油公司,设法跟这家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将自己准备购买的货轮租借给石油公司,租借费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银行看好这家石油公司,就把钱贷给了洛维格。于是洛维格有了第一艘货轮。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贷款买下了一艘又一艘货轮,最后发展为美国实业界的巨头。
洛维格的发家史,初看之下,有点儿像空手套白狼。实际上,是一种智谋型的发家战略,其成功得益于借船出海。
借船出海,就是在各方面条件初步具备,但缺少某一项条件时,与能提供这一条件者进行合作,借助其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与国外经销商合作,将自己的优质产品卖到国外去,是一种借船出海;引进外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本土企业升级换代,也是一种借船出海。借船出海,一方面可以学习强势企业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双方的渠道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降低双方的销售成本。目前,我国企业实力普遍还较弱,要想快速壮大,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应当学会借船出海,通过整合他人的强势,弥补自己的弱项,实现自我发展。除了资金外,企业要借的船还有管理等各个方面,只要对方具有某一方面的长处,能弥补自己不足,都可以借来助己出海。
借助一些重大事件进行营销,也是借船出海的好方式。“神五”、“神六”上天后,各种“中国航天专用产品”的广告趁势而上,使得不少企业一夜之间扬名。西气东输工程启动后,国内的装备工业借势而上,争得了大部分订单,因为工程质量要求高,一些生产企业更新了设备,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让国际同行不得不刮目相看。北京申奥成功,杭州一些丝绸企业很快瞄准了商机。经过激烈竞争,杭州有3家丝绸企业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许商品经营权,为奥运会的特约零售商设计、生产特许商品。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在世界面前做的一次广告,对于这3家杭州丝绸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一次进行品牌国际推广的良机。
参加各种国际性、跨区域性的商洽会,也是借船出海的好渠道。在商洽会上,不仅能有效地宣传和展示自身优势,扩大企业知名度,还能发现合作对象,拓宽销售渠道,对企业发展十分有利。
借船出海,自己要当舵手。不管对方拥有如何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多么高的管理水平,都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争取自己控股,经营好自主品牌。否则,不仅借不到船,弄得不好,连自己的舢板都会被对方卖掉。这就要求企业自身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能与强势企业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强强联合,双方都能获得较好的效益。那种以市场换技术的借船出海战术只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应尽量避免。
由于新方案本身就是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密切关注下酝酿、产生的,因此,并购双方就新方案签约并正式上报国家审...
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兼并收购中的效率与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之路不平坦和结构失衡状况仍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