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有赖于信息等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它们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经济活动频率,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加快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竞争全球化的一个伴生物是竞争的全方位性。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能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同时又能维持和增加本国公民的实际收入。因此,各国纷纷把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作为实现本国经济战略目标的突破口。企业作为本国经济财富的主体,在这种技术经济发展和竞争中,迫切需要标准化为之导航]
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社会向产业后社会的转变,通讯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总体特征。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标准化在世界技术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标准化在促进国际贸易和保证全球公平竞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世界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要求标准化相应地发展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人们深切地体会到由于资源和资金的制约,以高投入、高消耗推动的大规模产业发展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这种认识在许多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上得到了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经济目标,而谋求持续、稳定、有效的经济发展。为此,很多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以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及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突出表现在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是由服务业产生的。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使物质产品的生产倒退,相反大大促进了物质产品的生产,同时,也提高了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有赖于信息等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它们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经济活动频率,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加快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竞争的全球性和竞争的全方位性要求标准化为全球公平竞争提供基础
随着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国际市场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重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先后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竞争日趋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一个伴生物是竞争的全方位性。过去那种以资源和价格为主要竞争筹码的时代已经过去,竞争的全方位性不断增强。美国总统竞争委员会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能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同时又能维持和增加本国公民的实际收入。技术、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一起成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竞争的白热化带来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非关税壁垒激增,这些壁垒对于刚刚开放、尚未与国际社会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完全接轨的发展中国家的打击尤为严重。实践证明,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是克服贸易技术壁垒的有效手段,国际标准化对于实现全球公平竞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国纷纷把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作为实现本国经济战略目标的突破口。
3.标准化是解决和协调多样化生产和成本不断增加的武器
质量部门的自身能力不足。从管理上,有的企业机构再造后,职责早已改变,其管理却不能适应新的变化。从质量技术上,有的企业没人知道容差设计田口方法,不懂统计质量管理,不了解可靠性设计;甚至连抽样技术都不会利用至今仍然使用百分比抽样;有的知道该怎么办,又被改造成简单易行的应付方法,比如,全面质量管理被“改造”成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事后补记录、写成果的事。另外,个别企业不研究顾客的潜在需求和创造有“吸引力”的质量,只追求必须具备的质量,老是跟在逐步提高的顾客要求后面爬行。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使质量部门在企业管理者眼中的地位和作用降低,于是容易出现换人或重组机构含职责的简单办法。其后果经常是职责的丧失,加大了其他部门对质量管理者的埋怨或不理解。
4.质量管理更需要标准化
目前,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那么,应当怎么办﹖首先,从事后型责任感转变到事前型责任感中来。有的质量部门在满足于第二方、第三方认证合格基础上,主要精力花在没完没了的信息处理上当然处理信息是必要的,忽略了质量管理的其他工作甚至是主要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重视的是“现在时”,应付管理是最容易体现领导能力与魄力的;预防管理管的是“将来时”,不但管理者的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强,且在“将来时”演变成“现在时”时,往往成果会被他人“占有”。这使管理者偏爱于“现在时”成为必然。同时,在处理“现在时”时,往往又因“情况紧急”和“我说了算”,而偏离质量文件本身,使文件逐步演变到“文不符实”,成为多余。
其次,要把质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质量改进上来。ISO9001是从购买者的角度向供应商提出的质量控制要求。对企业来说,这是最低要求,是“必须具备”的质量只有稳定与保持的作用,解决的是“现在时”。ISO9004是企业的一种独立自律行为,目的是制造好的产品,追求“有吸引力”的质量包括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
再次,应把产品开发作为质量管理重点。国外企业一般把70%的质量工作量放在产品开发上,甚至从市场调研开始。设计是门技术,管理是门科学,质量管理是使设计从始至终都受控的综合科学管理技术。但个别企业的设计部门,重设计轻管理,重进度轻质量。现在的关键是使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头脑中深深扎根,成为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重要设计理论。
再有,必须深入认识质量管理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反复性。质量管理不能搞运动,必须“天天都是‘3·15’”。人们很容易做到“一时”和“一事”,很难做到“时时”和“事事”。能做到“时时”和“事事”的个人是因为他的品德;能做到“时时”和“事事”的企业,是因为这个企业的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中人人都能做到“时时”和“事事”,使企业精神与质量观念在员工头脑中深深扎根,使他们千百万遍地把某个枯燥的细小动作重复地做好。
当时,任正非出台了一个“内部创业政策”,希望借此解决此前几年的过度招聘囤积了太多冗员、严重影响效率和...
鞍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为共和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1994年的鞍钢却陷入了极端的困境,技术装备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