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党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群众最迫切、最突出的需求入手,创造性地实施“安民、利民、育民、为民”四项工程,增强了党组织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保持了党组织与居民的血肉联系,实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
一是“安民工程”保稳定。重点夯实了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平安七星”载体创新、社会秩序整治、社会矛盾化解、政法工作作风等工作。并开展了以“保春耕、保安全、保稳定”为载体的流动人口专项治理活动,使辖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远低于垦区平均水平,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同时开展了社会秩序整治行动和政法队伍素质升级行动,农场政法委联合组织部、纪委、办公室等部门组成了执法监督小组,从最基本的司法礼仪、上下班考勤入手,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监督范围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扩展到生活圈、交友圈。并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场职工群众公开政法委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各部门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书,促使政法干警实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是“利民工程”促和谐。根据群众呼声,针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问题,专门成立了巡查组,先后深入基层单位开展明察暗访,完善建立了《预算监督管理办法》、《授权委托书》、《风险警示函》等财务公开制度,在阳光核算服务大厅建立了家庭农场往来辅助账,制作了《农户对账函》,取消了不必要的“观光农业”作业项目,在社区打造了第一批总局级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同时打造了“阳光党务”、“阳光政务”、“阳光财务”、“政风行风”4个示范点,营造了良好的党风政风环境。目前,全场“三公”经费支出下降了20%,共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21份,建立副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廉政档案228份,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427份。
三是“育民工程”提素质。采取“社区搭台、百姓唱戏”的方式,引导居民自发组织成立了健身操队、秧歌队等民间娱乐活动组织,建立和完善50人以上的青年骨干文艺队伍、50人以上的太极队和300人以上的老年秧歌队伍。并开展了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教、娱等活动,参与居民达1000余人。同时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七星二中教师庞弓立,从教15年来,先后资助23名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孩子,资助金额超过10万元,被建三江管理局评为“十大慈善之星”、“感动三江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目前,在该农场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典型人物有5人。
四是“为民工程”助增收。以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办实事”活动为纽带,在做好各类家庭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展性帮扶、基础性救助新机制,为群众讲精神、送政策、听意见、办实事,对全场92户低收入户实行以地帮扶,落实耕地1.8万余亩;对59户低收入户实行以业、以岗帮扶,鼓励走工、商、牧、渔、特、粮、劳等致富道路,有的落实了更夫、环卫工等公益性岗位。农场11名领导、机关8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参与以地帮扶工作,共同与管理区或作业站干部、科技示范户或农业技术人员与被帮扶户建立了“3+1”帮扶联合体,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帮扶对象、帮扶目标、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职工不脱贫,干部不脱钩”。(特约报道员:张元强)
当时,任正非出台了一个“内部创业政策”,希望借此解决此前几年的过度招聘囤积了太多冗员、严重影响效率和...
鞍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为共和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1994年的鞍钢却陷入了极端的困境,技术装备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