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中国纺织品业的出口困境

企业报道  2014-07-11 11:05:20 阅读:
核心提示:贴牌加工出口企业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所以《纲要》提出,要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加强纺织品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强化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

  此前,商务部有关官员曾经透露,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5%,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只占10%左右,“中国纺织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制造阶段,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出口整体水平较低。”

  国家发改委近年通知印发的《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则指出,中国国内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大多被国际知名品牌和二线品牌所占据,虽然纺织行业已有17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但没有一个世界名牌,培育自主品牌和掌控营销渠道已成为纺织行业迈进高端供应链和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关键。

  据介绍,贴牌加工出口企业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产品全部市场利润的10%。所以《纲要》提出,要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机制,加强纺织品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强化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同时,要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我国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比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22日的会议上说,纺织工业协会今后将通过整合企业、院校、创意产业资源,引导优势品牌与品牌企业“走出去”,并选择适当的时机组建纺织服装行业文化创意指导中心和服务平台。

  杜钰洲说,这些举措是为了“逐年提高自主品牌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占有率、提高自主品牌对纺织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出口方式转变的贡献率”。

  浙江洁丽雅集团公司董事长石昌佳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表示忧虑:“拉美、非洲、欧洲到处都是中国人卖纺织品,还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很多企业甚至收不回成本。”

  石昌佳的对策是提高产品档次,逐步从低端市场中抽身退出,“2002年以前,我们的产品80%出口、20%内销,现在调整为70%内销、30%出口欧、美、日等高端市场,原来从香港转口到中东、非洲的中低端市场就不做了。”

  同时,为了应对高端化导致的价格优势丧失,石昌佳今年计划花费50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系列广告,试图“打造毛巾行业强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并通过叫响品牌来引导消费者购买高品质的毛巾。

更多专题
鞍钢经验带来的启示

鞍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为共和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1994年的鞍钢却陷入了极端的困境,技术装备陈旧...

风雨后的阳光更灿烂

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可称得上是延长石油集团油田板块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在通往现代企业发展模式的路上,靖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