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滨海新区的高调定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滨海新区的崛起也为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人们可喜地看到,京津冀区域合作在升级,其中总部经济理念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京津:从产业雷同到优势互补
长久以来,天津的发展一直被北京的光环所掩盖,有经济学家把这一现象形象地称之为“灯下黑”。但是随着近日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正式批复,天津的经济地位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
此次批复中首次明确天津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而北京也早已放弃“经济中心”的提法,转而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并将大量工业企业迁往河北地区,京津冀的分工协作渐次清晰。
“我们认为,滨海新区的建立以及把天津确立为北方经济中心,与北京的产业发展一点也不矛盾。”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办公室主任缪国平说。今年4月,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对天津和北京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缪国平说:“我们发现一个很好的现象,在筛选的十几个产业中,我们之间雷同的并不多。这就表明,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能够和天津形成互补。”
去年,北京市工业促进局提出了“突出高端优势,发展配套产业,加大产业纵深”的发展思路,其中发展配套产业,主要是面向天津、河北、环渤海地区,力图通过扩大产业纵深来拓展北京的发展空间,形成优势互补。而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定位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而且随着空中客车、100 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工程落户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天津的制造业优势。
对于京津双方的合作前景,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十分看好,他认为,北京可以加快与滨海新区的制造业合作,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至滨海新区,研发、管理、营销等总部环节继续放在北京,实现产业共赢。北京应继续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总部”功能,分解部分生产功能;天津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的特有优势,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以总部经济理念实现京津区域的协调发展。
京冀:从资源争夺到合作共赢
“制造业曾经是北京的优势产业,并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随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继续扩大资源集中规模,就有可能超出城市的承载能力。”赵弘所创立的总部经济理论正好为北京的产业升级提供一条创新的思路。他提出,北京发展制造业要进行理念创新,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北京制造业发展,对于不具备生产优势的产业加工制造环节要主动转移,进行空间结构调整,将总部留下,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更适合制造的区域。
为此,北京的工业企业正在大举外迁。首钢将迁到河北曹妃甸、焦化厂迁到唐山……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2008年之前,北京将完成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00家左右污染企业的调整搬迁工作。缪国平说:“我们也提出来把不适合在北京发展但适合其他地区发展的一些产业进行梯度转移。更多的把高端的东西留在北京,把基础的和相关配套的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既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也完善了北京的空间布局,这也是北京下一步发展的思路。”
而在河北方面,过去为首都的稳定和发展做过不少牺牲,现在终于能同北京进行深入合作,实现了共赢。首钢的搬迁标志着京冀之间的产业合作又加深了一步。首钢搬迁后,在北京发展首钢总部经济,包括优势非钢产业、环保产业、研发体系等;在河北曹妃甸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生态型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据唐山市发改委工业经济处处长胡世宁介绍,唐山方面专门规划了一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用于首钢搬迁工作,主要围绕钢铁产业链之间进行循环经济的项目布置,石油化工、电力、海水淡化、盐化工的发展进行循环经济的运作。经过5年的规划建设,这里的经济总量将达到目前唐山地区的工业经济总量,曹妃甸的建设相当于再建一个唐山。
津唐:从项目暗争到错位发展
在北京、天津、唐山这个产业三角关系中,唐山曹妃甸与天津滨海新区的暗自争夺更为引人注目。
唐山市委研究室城市经济处处长李技说:“唐山和天津的产业结构雷同很多,特别是传统产业重合度很高,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分工,将来一体化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据了解,天津的四个主导产业,化工、港口、机械、高新产业中,有3个和唐山重合。
尽管双方在一些项目的争夺上仍在继续,但是唐山方面也试图尽量与天津错位发展。“天津现在大旗一树起来,唐山反而更好办了。我们无意去争第一,唐山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北方的经济中心,要启动京津冀、环渤海,势必要有这么一个中心。”李技说。
唐山市国资委主任郭有利认为,京、津、唐3个城市的工业是互补的,北京主要是电子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天津是医药制造、食品深加工、汽车制造等为主导的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而唐山是钢铁制造等为主导的重化工业。
对此,赵弘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说,北京具有吸引公司总部,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企业研发总部入驻的优势;天津在发展通信产业总部、贸易型总部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总部经济发展条件。同时,在制造业、商业服务、港口航运等方面地位独特,应借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机遇打造现代制造产业基地;河北等周边地区在制造加工及劳动力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可以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型工厂,主要从事生产制造、产品加工。同时,他建议,制定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跳出单个城市的发展,把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发展、构建区域范围内的“总部—制造基地”链条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以总部经济理念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群,从而实现京津冀区域的持续协调发展。
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可称得上是延长石油集团油田板块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在通往现代企业发展模式的路上,靖采...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一信条,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却是‘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