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外资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程度要好于内资企业。但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深度调查报告显示,与普通公众的想像不同,以各种社会责任指标来衡量,国有、民营企业的表现不逊于外资企业,甚至内资企业总体优于外资企业。
该报告显示,以企业每元总资产纳税额数值看,公有制控股企业为9.08%,民营企业为6.52%,外资企业为8.11%。从环保投入占销售收入比来看,公有制控股企业为0.93%,民营企业为0.42%,外资企业为0.61%。
报告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实践与企业规模无关,与经济类型无关。同时,当前各类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在深化。无论规模大小,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地承担着应负的社会责任。
“但这不是说国内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和国外企业没有差距。”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单忠东说。
单忠东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与跨国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计划性、系统性及实施的方法上。
几乎所有跨国企业都有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并且作为年度报告,提交给董事会。但国内企业从2006年初才开始有了由大型国有企业公布的正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民营企业则几乎没有。
外资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一般都实行项目化,在组织结构、目标上都非常清晰。内资企业则相对不清晰,而且随意性较强。
从执行效果上看,外资企业比较注重效果,强调连续性,注重长远。在公益慈善活动上,外资企业通常有明显的活动领域和指向,一般以项目形式来运作,注重与权威部门的合作,而内资企业比较缺乏管理和宣传。
“不过最重要的是,目前国内企业认识上的误区亟须改变。”单忠东教授说,“目前不少国内企业有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社会责任就是看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二是看给社会捐了多少钱。”
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可称得上是延长石油集团油田板块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在通往现代企业发展模式的路上,靖采...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一信条,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却是‘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