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民营快递业之发展曙光

企业报道  2014-07-09 10:15:20 阅读:

  业内人士认为,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邮政专营范围“待研究”可能是一个积极信号。相对于中国邮政集团只是提出“希望要有专营”的想法,民营快递企业的双脚往前大跨了一步,站到了一个更有利的制胜点上

  坚冰尚未打破,博弈仍在进行。已八易其稿的《邮政法》修订草案这次以“待研究”的字样回避了对邮政专营范围的界定。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邮政管理局以及13家邮政和非邮政企业再次召开座谈会,继续讨论《邮政法》的修订工作。EMS、中外运集团、宅急送、申通快递等企业的代表悉数到场,他们在最新的《邮政法》草案中发现邮政专营范围“待研究”。

  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司副司长董超洁在这次座谈会上表示,《邮政法》讨论稿会尽快完善,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审议,届时还将举行听证会。

  至此,民营快递企业已在一片迷茫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待研究”或是积极信号

  现行《邮政法》实施于1987年,2002年着手修订,虽八易其稿而未出炉。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邮政专营范围“待研究”可能是一个积极信号。

  与这次“待研究”不同,去年8月的第8稿《邮政法》草案曾规定信件邮政专营范围为150克以下,这个规定当时引来了民营快递企业的一片反对之声。

  这些民营快递企业指出,50克相当于30页A4复印纸的重量,而他们目前经营的90%以上的业务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上述业内人士据此认为,如果对150克以内的所有信函实行邮政专营,同城非邮政快递将会丧失约90%的业务,城际间的非邮政快递将丧失约50%的业务。

  同时,如果5公斤以下的印刷品和10公斤以内的包裹快递服务按规定由邮政提供,则同城非邮政快递将全部“倒闭”,城际间的非邮政快递将会丧失70%以上的业务,全国的物流配送公司、快运和货运公司也将丧失50%以上的业务。

  草案第8稿还规定,民营快递和物流企业需要经过邮政管理局方面的行政许可,满足注册资金同城快递50万元、城际快递100万元的标准。而目前民营快递业一般采取加盟的方式运营,注册资本普遍较低,此项规定无疑会将众多民营快递企业淘汰出局。

  “这次不讨论专营范围,说明决策层正在考虑新的方案,而这个方案肯定会比去年8月份的那个更进一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

  中国邮政集团

  “希望要有专营”

  在此次座谈会上,今年1月29日才与国家邮政局分开的中国邮政集团只是提出“希望要有专营”的想法。这折射出邮政企业与非邮政企业关系的微妙变化。

  邮政企业曾坚持认为,邮政普遍服务由于涉及居民通信权及国家安全等内容,各国大多为邮政企业专营;按照现行《邮政法》的规定,信件也应当由邮政企业专营,邮政企业在这一点上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

  而且,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邮政每年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政策性亏损达14.03亿元,而民营公司在抢占城市快递业务的同时无须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此项数据从另一方面支持了邮政企业的权利要求。

  如今,部分非邮政企业提出,应按照属性来设定专营范围,即党政军的信件实行专营,其他信件则可以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制定重量加资费的双重标准。比如说,可以将邮政专营范围设定为:信件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单件重量在50克以上或送达同一地点超过国家规定资费标准3倍以上的信件的快递业务除外。

  相对于中国邮政集团只是提出“希望要有专营”的想法,民营快递企业的双脚往前大跨了一步,站到了一个更有利的制胜点上。

  一位来自邮政部门的人士说,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专营范围有两种界定方式,一是重量加资费的双重标准,另一种则完全以重量为标准。

  民营快递企业

  步入“又一村”?

  邮政企业与非邮政企业关系的变化无疑与邮政系统的政企分开有关。

  今年1月29日,新的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同时挂牌成立,原来的邮政系统被一分为二:新的国家邮政局继续行使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企业职能则全部拨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在这种格局之下,民营快递企业自然能获得更平等的发展机会。

  当然,上述变化还可能与双方的力量对比有关。

  资料显示,国内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诞生于1993年,而目前我国的民营快递企业已有上万家,从业人员多达100万之众,年营业规模约100亿元,基本上占有全部大都市的同城快递服务市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从1995年起,我国邮政快递的年增长率只有2%,市场份额则从高峰时期的97%下跌到现在的33%。

  “国家邮政局要积极扶持非公经济的发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快递服务。”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达瓦近日表示。

  达瓦的这番话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令人鼓舞。但有关专家告诫说,企业层面的努力不可忽视。

  “民营快递公司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很多都是靠加盟、连锁发展起来的,这种松散的合作方式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碰到问题,很难再往前发展。”上述专家说,“所以一些有识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考虑直营了。”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企业还必须考虑与国际快递巨头的竞争。资料显示,国际快递巨头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积极排兵布阵,并且已经在国际快递领域控制了中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更多专题
科技成为企业发展主导

高校的出现总是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与产业管理办公室的项目主管杨松尧带...

中国公司的声誉结构

影响中国公司声誉的七因子:形象因子、竞争能力因子、体制背景因子、价值追求因子、感召力因子、社会责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