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我国以煤代油的规模化生产

企业报道  2014-06-27 19:25:03 阅读: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神华集团签署合同,一条年加工甲醇180万吨、年产烯烃60万吨的大型生产线在内蒙古包头市动工建设。此前1个月,运用同样技术的“陕西榆林20万吨/年煤基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工艺”首次正式运用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连化物所就看到“以煤代油”的重要意义,成立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大连化物所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整套专利和技术。2004年,在陕西省的支持下,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公司、大连化物所与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开始建设年加工1.67万吨甲醇的工业化试验装置。

  2006年2月,项目安全通过全部试验流程,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国家发改委委托专家对项目考核后认为:该工业化试验装置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专家预计,2010年我国乙烯供需缺口将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以煤为原料经甲醇制备乙烯、丙烯,每形成100万吨生产能力可以减少数百万吨石脑油消耗。

更多专题
开启百年采矿史的基业

翻开开滦赵矿公司的百年历史,一串串血汗凝结的数字、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业绩,见证了这座百年老矿的辉煌、记...

鹤煤走循环经济发展路

“从煤开始到煤为止”是以往煤矿的基本经营模式,挖煤产生的煤矸石、煤层气被白白遗弃、“点天灯”,矿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