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网金宝之后,北京又一家P2P平台出现老板“失联”。近日,记者获悉,一家名为北京融信宝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失联”,这已是本月内北京发生的第二起P2P平台跑路事件。
从2013年以来,P2P行业的种种发展乱象,已然引起了央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注意。在监管层有意“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态度之下,实际上已经对各地多家平台进行了调研,无论监管层对P2P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何种态度,种种迹象都表明,进入2014年,监管的步伐已趋临近,在近期密集举行的各大论坛上,监管者们似乎透露出了一丝丝信号。
“互联网金融还未具备颠覆性”
“金融创新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不应对新事物、新业务简单叫停,但金融创新应遵循四条原则:服务实体经济、依法合规和稳健经营、与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近日在“人民财经年会系列论坛-2014创新金融论坛”中表示。
事实上,互联网对金融业的渗透程度正在与日俱增。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正在积极地改变整个金融生态,加剧了金融市场竞争,有力地推动了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以及银行业的开放,这使得传统金融面临较大压力。对此,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 上表示,互联网金融并未颠覆传统金融,本质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是互补的关系。
“首先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爆发式增长,可能还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我们国家特殊服务现实情况下的一种演绎,另外当大家讨论到利率化市场化的最终实现,还存在着明显的金融压抑。”廖珉认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交易成本的下降对于低收入人群的影响相对来说更大一些。“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我们观察到的更多的其实还是渠道的,或者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没有真正改变金融的本质,也不是颠覆性的创新。”廖岷说道。
监管差异性与一致性是个问题
在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政策制定者与行业从业者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对于行业普遍关注的监管问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珉表示:“对于是否要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监管,各方观点高度一致。但也必须承认,在如何具体实施监管上,特别是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监管要求统一的问题上,仍存在较多分歧。尤其是 P2P行业,在强调监管一致性的同时,我们也更需要考虑监管的差异性和分类监管问题。”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日新月异,廖珉认为,应该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监管者也应该借鉴‘互联网思维’,做出监管上的整体安排和适当调整,以实现创新与风控的平衡。同时廖珉也透露,对P2P的监管,进展比较快,近期有一些制度会出来。
本次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参会者们也在讨论一个问题,他们认为,在中国,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可能不一定完全符合业界的期望,那么业界对监管有哪些期望,他们希望怎样来监管才更有效?
P2P从业者眼中的监管要点
“如果要将行业内80%到90%的风险管住应该怎么做?”你我贷总裁严定贵在“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中说:“监管首先要能管住资金,做到客户资金和平台资金的严格分离,客户资金与平台资金不分离,是每年为数不少的P2P平台跑路的主因。其次,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获取客户,每一笔交易必须在线上进行,以便于事后追踪有迹可循。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期限错配,这会导致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在严定贵看来,风控管理不到位或发生信用风险,或许平台会在一年之内倒下,但流动性风险会让一个平台在一夜之间关门。”
严定贵还强调,P2P更应该发挥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为更多的小微商户和个人提供服务,体现互联网“开放、平等、包容”的精神和金融的普惠性。P2P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并利用互联网征信进行风险控制。监管政策应该顾及这些方面,把行业往这个方向引导,为普罗大众提供投资和借贷的自由便捷服务。
在监管问题上,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也认为,“要解决一些核心问题,就可以防范行业80%以上的风险。这些核心问题包括:所有的交易必须要在线上完成; 不能做任何期限错配,不能做资金池;严格分离平台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交易资金必须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托管等。”这样的观点与你我贷总裁严定贵高度统一,由此可以看出,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来防范风险,是行业从业者们所希望的监管方向。
“中国不缺民间金融,也不缺民间智慧”,你我贷总裁严定贵说道,在问到对P2P未来的发展怎么看, 严定贵告诉记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这个行业来说未必是坏事,对政府来说,政府以积极心态、适度监管,来引导民间金融、P2P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通过有效竞争降低成本,这对国家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
来源:焦点视界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