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中国第一长画《黄河万里图》将走进福建泉州,220米巨幅国画大作届时将首现泉州展会,以母亲河——黄河为题材,35位中国国画大师,2个月倾心巨作,《黄河万里图》将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姿态为观赏者带来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而画作中呈现的河洛精神,也将再度与闽南文化邂逅,一追中华文明的发源之路。
据悉,《黄河万里图》是由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担任艺术总顾问、总设计,郭怡孮、龙瑞、孙克担任艺术总监,与国内三十多位书画名家共同创作的一幅长220 米、高1.45米的国画长卷。该画描绘了黄河自青海三江源流经九省至黄河入海口的自然风貌、历史人文景观及改革开放来黄河两岸的标志性建筑。旨在宣传中华五千年文化,宣传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河万里图》完成后将进行全国性的巡展,而首站定位福建泉州,正是因为闽南文化在黄河精神和河洛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携《黄河万里图》走进闽南地区,也正反映了闽南文化同黄河精神和河洛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记者了解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文化,也是所有古文化中唯一留存的文化形式。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因此在河洛文化中便已经包含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厚德载物”和“兼容并蓄”的黄河精神。而在河洛文化中,闽南文化则如同一枝独秀般展现着无尽的魅力。由于地理位置和形成年代的原因,闽南文化也成为了河洛文化的核心,与大汶口文化、巴蜀文化、仰韶文化、齐鲁文化等共同延续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令中华民族的精神呈现出百家齐放却又一脉相承的景象。
闽南文化中“崇乡重祖”、“爱拼敢赢”和“山海交融”的是黄河精神的细化和延伸。作为东亚文化的发源地,闽南文化与黄河精神一样,都十分注重文化的包容性,但是又同时非常在意本土文化的保持。可以说,闽南文化与黄河精神都是传承历史并不断谋求发展的积极文化。而《黄河万里图》正是以黄河沿岸形形色色的景观为主,沿途涉及近百处景点,其所展现的文化特色包罗万象,闽南文化就在其中熠熠生辉。
当被问及《黄河万里图》走进泉州的意义时,泉州展会的主办方称:闽南先人是因受战乱侵害流落异乡,颠沛流离后落于闽南,因此民族情怀尤重,并且出于闽南地区融合了多地人民的原因,其海洋文化特点明显。所以对于兼顾“多样化”和“求本溯源”的闽南文化而言,将追求“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文化带入其中,不仅仅是文化同根意识的强化,更是促进祖国统一,重铸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发展动力。(郝毅)
废钢的生意之所以可以做,是因为以前回中国的运费便宜,不过,最近货轮的运费涨价了,加拿大境内的卡车运费...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