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振宇
2009年9月30日,是值得回味的日子,因为今天,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篆刻”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完美结合了书法与镌刻的精华的“篆刻”艺术至今已传承三千七百多年之久,此次申遗,进一步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位于杭州西湖的西泠印社,随着杭州西湖成功申遗再次走向世人面前。2014年5月30日,为纪念杭州西湖成功申遗,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8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5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在这套纪念币中所选图案中,西泠印社也榜上有名。
该枚硬币为金质纪念币,翻开这枚金币,首先映入眼帘便是高耸入云的“华严经塔”。从“华严经塔”向两边望去是郁郁葱葱的青山老树。在树木的映衬下, “华严经塔”更显得雄壮威武。“华严经塔”始建于1924年,塔底基石的巨石上用篆字刻着苍劲有力的“西冷印社”四个大字。在“华严经塔”上,佛教故事布满了塔身,最著名的还是“华严三圣”。在塔身第三层,南面刻之以毗罗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佛教文化的广泛深入,也让“西冷印社”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文化气息,也表现了印社文化和精神的坚守。
从“华严经塔”向左边望去,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石坊”便凸现出来。在两旁的石柱上,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辅之)所撰写的一副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在石坊后侧,在一面摩崖上雕刻着“西泠印社”,这里也成为西泠印社标志景点之一。
看完硬币上半部分,“西泠印社”的正大门便呈现在眼前。在正大门上“西泠印社”四个大字雕刻在正中央。整体来看,此枚硬币,正门、石坊、宝塔三处标志性建筑交相辉映,此三者不仅是观赏的好去处,同时饱含着国人的上千年的历史。
西湖的美景,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同样这也使得西湖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思想交流的天堂。近现代以来,杭州西湖更成为国人思想交流的精神家园。正是西湖的美景、活跃的思想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社会精英来此居住,西林印社也随着应运而生。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召集同仁创立,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 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
今天西泠印社所取得各项成就,离不开全体印社成员百年来的无私奉献和坚守。印社设计之初离不开创建者的无私奉献,建社之初,印社1.6万余件文物全部来源于社员的捐赠,靠着这些文物,西泠印社保持了他与其他印社不同,他坚持以中国传统印刻文化为主题,弘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展示中国文化。与此同时,比无私奉献更难能可贵的是坚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影响力日渐下降,懂得传统文化的人更是知之甚少,那么传承就成为发扬传统的重中之重。西泠印社正是在此种情况下,依然坚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有了这份坚守,传统文化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该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阵地,西泠印社成功于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后,西泠印社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再次得到弘扬。相信,随着国人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西泠印社必将更加辉煌(上海裕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供稿)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潞安环能)是由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为主发起设立的上市公司,公司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