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王时敏绘画作品的价值和市场行情分析

企业报道  2014-06-24 14:41:55 阅读:

  清初被誉为画坛领袖的王时敏,其笔墨特征及师古而形成的新风格直接影响了他的后辈,即王鉴、王翚、王原祁等人。王时敏号“烟客”,作画时“运腕虚灵,布墨神逸,随意点刷,丘壑浑成”,晚年益臻化境。“四王”之首王时敏: 融合古人笔墨技巧,成就自己面貌。

  上图为王时敏款人物立轴,长:90cm 宽:49cm ,该作品可见为画家晚年所作,画面布置有序,层次井然,笔墨清隽秀润,沉静淡雅,毫无躁气,具有温厚而博大之美。此时的作品具备淡雅温润,工整精细,清润有余而苍茫不逮等特点,其中人物绘画风格细腻,生动形象,主题题材“关张”二人活泼生动有趣。通幅作品四周皆经后来多次修补整理;加之康熙御览、清老佛爷祝寿、光绪帝等落款题词,卷首题“博览羣珍”四字楷书体。仔细阅览细心发现该作品留有较多印章,加之该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保存品相完整,十分少见。

  艺术风格与特点

  王时敏可谓是董其昌最忠实的追随者,绘画受董其昌的影响最深,且很好地继承了董的艺术思想。由于董氏对元四家中的黄公望最为推崇,王时敏因此也对黄公望(字子久)顶礼膜拜。在其七十三岁《仿子久山水》中曾说:

  仲夏偶憩田庐,雨窗多暇,漫尔点染,意亦欲仿子久,口能言而笔不随,曾未得其脚汗气,正米老所谓惭惶杀人也。

  王氏追元轶宋,为黄公望所囿,这便是他在绘画上的旨趣,也是他特有的艺术风格。

  笔墨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的王时敏。唯丘壑少变化,多模拟之作,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并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那么作为四王之首的王时敏,与其它三王画家的画法和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王鉴与王时敏同乡,并以子侄辈相称。他与年长六岁的王时敏相交,谦居其之后,在当时画坛并重,时称“二王”。王鉴早年作品受王时敏影响颇深。中年作品则离开宋元而自成一家。相比王时敏,王鉴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太拘于黄公望,面稍广,且多重笔法,在元代画家中尤倾心于重墨法的吴镇。所以他的画比起王时敏松秀苍莽的画格来更显得润泽华滋,作品带有明秀温润的特色。加上其善于烘染,擅长将浓淡墨积叠,且画面大都用圆润的秃毫湿笔打点,笔墨融洽,故具有厚实沉雄的风格特征。如从《仿梅道人山水图》之作可以看出,其用笔与王时敏虚灵笔法还是有区别。

  四王中另一画家王翚,青年时代即被王鉴收为弟子,并传授董其昌画格。之后又接受王时敏的指点,谙熟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需要,是二人最得意的门生。他在王时敏家时临遍了秘藏的宋元名迹,领悟了古贤创作方法和笔墨精髓。39岁时所作《溪山红树图》虽取法于王蒙,但用笔与构思已出王蒙规格之外。

  此外,孩提时代就受其祖父王时敏教授的王原祁,偶作山水贴于斋壁,竟被王时敏误为己作,并断言:是子必出我右。于是便抽空给他讲解六法的要领,还亲手绘制《仿宋元名家山水册》供他摹习和研究。王原祁早年作品比较松秀,其秀润处略近于王时敏。51岁时创作的《山水册》中还留有一些痕迹,但以后便走向成熟。

  由此看来,王时敏的笔墨语言对其他三王有不小的影响。引领着王翚、王鉴和王原祁等对黄公望乃至宋元、南宗派绘画的笔墨语言进行研习,形成各自的笔墨语言特征,发展了笔墨美,不愧为“画苑领袖”。然而,相比他们,作为四王之首的王时敏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的仿古之作。注重画面构成的规范化,始终体现出一种“十日画一山,五日画一水”的悠闲心态。这种平和的画面特点在于对传统技法的摹拟,但也并非完全的刻意泥古,而是通过临摹摸索,将古代大师的笔墨风格进行打散与重组,再加以有趣的经营,形成个人独特的面貌。其画面更为温润而具有骨力。

  ( 局部展示 )

  以上图一图二,在我们走访广州的一家艺术品运作公司时由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此作品也是是该公司(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在当前字画运作板块中的重点。这是王时敏作品中的代表作,人物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可以说是极具了名家之大气,作品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巨大,值得高端藏友投注收藏,必可得丰厚回报。

  当今的市场表现

  进入民国时期,随着古董书画市场的发展完善,四王的书画价格渐趋平稳。但由于王时敏在新文化[0.00% 资金 研报]运动中受到强烈批评,导致其作品价格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被低估的状态。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纽约佳士得曾推出了王时敏的一把《仿黄公望山水》成扇,以0.41万美元成交;1989年他的《仿黄子久山水》被也纽约佳士得拍至3.3万美元。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王时敏的作品价位大多在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之间。

  新世纪[-3.61% 资金 研报]的到来,随着艺术拍卖市场的火爆,“四王”的作品在市场上受到了藏家的极大关注,其作品出现很大的涨幅。2001年王时敏《隶书》被上海敬华拍至 50.6万元;同年,南京举办的“艺兰斋”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其《富春江山居图》被以高达590万元成交,创下王氏作品的新高;2005年王时敏与吴历合作的《夏山图》,受到众多收藏家的追捧,最后拍出了880万元。至2007年,他与张学曾、恽向等合作的《山水合卷》以1320万元的成功易主,成为西泠印社春拍会古代作品专场的“标王”,终于突破了千万元的大关。到2011年,中贸圣佳推出的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十开,更是以1.2075亿元的天价成交,真可谓水涨船高。

  王时敏的价格如此,那么其他三王又是如何?我们可以通过对四王之中其他画家市场行情的分析和比较,来进一步认识王时敏作品的市场价值。

  王翚的画历来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一直颇受海内外藏家的青睐。如《太白观泉图》手卷在1990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7万多美元成交;1992年其力作《北山图》手卷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0万美元成交,创王氏作品新高。近些年来,随着内地古书画收藏热的兴起,王翚的作品颇受市场的青睐,一般作品动辄数十万元,大幅精品成交价格常常在百万元以上。2001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推出其《溪山行旅图》以599.5万元成交;2002年他的《唐人诗意图》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755万元成交。此后其作品继续保持强势。2006年《荷庄清夏图》在中贸圣佳拍出了891万元;2010年,王翚赠给管棆的《吴山积雪图》最终以3696万成交。2011年秋拍,他的《唐人诗意图》则创造了1.265亿元的高价。

  无论是在古代亦或是当今的艺术市场中,王时敏书画的价格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收藏家们不可多得的珍品!

更多专题
纵观当今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

“三七”发展促潞安环保伟业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潞安环能)是由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为主发起设立的上市公司,公司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