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数码IT>> 正文

清华科技园走科技商业化之路

企业报道  2014-06-23 09:56:23 阅读:

  “通过‘带土移植’+‘回报苗圃’两种模式,清华科技园找到了科技商业化的捷径。过去8年间,清华科技园已经成功孵化40多家企业。”在日前由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和清华科技园共同举办的中国科技园区与技术转移研发中心运作模式研讨会上,清华科技园总裁徐井宏透露上述消息。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62个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于1994年决定成立清华科技园,经过13年的发展,清华科技园已经建成69万平方米的园区面积,有400多家企业入驻主园区,入园企业在清华科技园提供了20000个就业机会,2006年园区总的研发投入达到30亿元人民币。

  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是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据徐井宏解释,“带土移植”模式是指一部分高科技公司在将他们的技术进行商业转化的过程中缺少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倚仗着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达到目的。典型的例子如同方威视辐射监测系统的研发就是由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在同方员工和高校院系的共同努力之下,如今,同方威视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检测系统提供商之一。

  而“回报苗圃”模式则是指高校不但研发一些高科技项目,而且将其商品化,甚至还能够考证其市场潜力。该种模式的很好范例是清华阳光换热管项目:该项目是由大学与企业共同出资发起的。1994年,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商品化。随着该技术的成熟,他们在2000年大幅度增加了注册资本并于同年实现了2.4亿元的销售收入。如今客户已经接受了这些创新型高科技产品。据了解,清华科技园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为这些科研成果寻觅足够有实力的投资商,将该项目成果整体出让给企业,以借助其强大的市场力量和销售网络实现市场回报。

更多专题
企业家用什么承诺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中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在中国的商业土壤上成长为全球大公司。为此,积攒了20年的力量,拆掉了...

企业家营销面面观

中国公众对成功企业家的狂热程度不亚于对待演艺圈的明星,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在美国,除非你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