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经济是安徽省无为县域经济的支撑。2006年,无为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5.22亿元,同比增长30%,占县GDP的56%;上缴税金5.76亿元牞同比增长35.2%,占县财政收入的74.76%。很显然,民营经济作为无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正拉动县域经济驶入“快车道”。
筑高平台拓宽民企空间
据无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来友介绍,2006年是无为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丰收之年,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152户,新增民营企业205家。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有28家,江淮、华菱两家电缆集团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华海电缆集团紧随其后,工业产值近9亿元。
为了进一步拓宽无为县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该县紧紧围绕化工、特种电缆、医药用品、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羽毛羽绒加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八大产业,在信贷资金、人才支持、土地使用、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倾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暂行规定》、《关于吸纳民间资金兴办企业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
注重人才鼓励创业
无为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先进告诉记者,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无为县始终把人才作为创业的第一资源。全县先后有2万人次参加创业培训,县里投入200多万元兴建的人才交流中心,免费为民营企业开展人事代理和人才培训。对“科技联姻”、“校企联姻”政策更优惠,凡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该县规定吸纳一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到企业工作,每年奖励企业2万元和1万元。近年来,全县共引进中高级人才240人。
支持个私企业竞相创业,该县2003年成立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300多万元,同时积极帮助新科等6家企业申请国债项目资金4500万元。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全县已有近万名外出人员回乡创办或参股兴办了1300多家企业。吸纳外部力量来无为创业,去年全县共引进项目203个,实际到位资金27.48亿元,利用外资1890万美元。
如今的中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在中国的商业土壤上成长为全球大公司。为此,积攒了20年的力量,拆掉了...
中国公众对成功企业家的狂热程度不亚于对待演艺圈的明星,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在美国,除非你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