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全球视野>> 正文

企业家要具备全球大文化概念

企业报道  2014-06-18 09:46:39 阅读:

  近日,笔者与几位企业家交流时听到一个共同的心声:有大的文化概念,有磅礴的气势,可以完成盛大的经济演出。

  事实上,这也是2006年浙江省评选新闻人物的标准。用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的话说“如果中国的企业都能用浙江的模式,将十分幸运”!这是他与浙江企业家两个小时的交谈得出的结论。

  这些企业家认同的是什么?是“全球化的大文化概念”。如果没有大文化概念,中国的企业家是很难完成灵魂的蜕变的,也自然难以走向世界。

  这两年我们似乎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上海“网络英雄”,盛大的陈天桥,其文化概念、文化感觉和文化的层次“左右”了很多创业者的思维。

  其实,在浙江,像“国内第一网络股”网盛科技登陆A股后,老板的身价达到了25.44亿元。那一天,企业出现了2个亿万富翁、5个千万富翁、2个百万富翁,7位董事都是30几岁。但是,这个企业不宣传自己的身价,而是极力强调“不怕起点低,接受浙商的文化影响,用8年时间滚动发展。”

  这难道不是一种锐气吗?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吗?孙德良在得奖时说:“我愿意说自己是创业英雄的新代表。首先我是承认我们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可以影响很多人。”

  而龚方乐阐述的则是“浙商银行一定要让拓展的步伐激进起来”。激进是浙商期待了很久的理想,这说明了一个大文化上的认同:浙商银行已经在股份制银行中首家获准在全国百强县犤市犦筹建分行,这意味着浙商银行可以为那些在异地创业的浙商在融资上排忧解难。浙江民间资本不再是空有热情和无操作指引。

  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畅销百万册的《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佛里德曼告诉读者: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一种现象,也不是一个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只有全球化才是资本、技术、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读过此书的企业家们开始慢慢理解什么是正确的视角了。

  不久前,杭钢董事长童云芳在庆祝杭钢创建50周年大会活动后对笔者说:做钢铁的脊梁首先要有宏伟的气魄。全球化要求我们放眼未来、创新应变、适度多元。有这样的大文化概念才能实现“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选出来的只是全体中的代表。更多的默默耕耘者都是在实践着浙商的文化精神:着眼于全球化,从小做起,滚动发展。最终实现最大的理想———回报社会。

更多专题
平凡足迹走出的不凡人生

从良子健身金碧辉煌的大门进去,沿着古色古香的回廊向下,行至第二层,就来到了这家号称最受欧美人士欢迎的...

坚持才能铸就企业的“春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江西分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一个濒临关闭的老企业,由于采用循环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