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张家界,神秘黄龙洞。黄龙洞拥有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其中一根名叫“定海神针”的神奇石笋,价值亿元呢?!
海螺藏身
黄龙洞目前已开发的洞穴景观游览线全长15华里,底面积为10万平方米,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两层旱洞两层水洞,整个大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 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山。在接下来的两小时旅途中,我将带大家一起欣赏最美满的洞门、最繁忙的阴河、最壮观的瀑布、最丰富的石厅、最昂 贵的石笋、最迷人的宫殿……
黄龙洞龙宫
据专家研究,黄龙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洞穴,发育在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大约3.8亿年前,黄龙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 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成喀斯特地貌,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琳琅满目、美不胜 收、无所不奇、无所不有的钟乳石奇观。中外地质专家考察后一致认为:黄龙洞包含了洞穴学的全部内容,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如果说张家界是一山神奇的 石头,那么黄龙洞就是一洞精美的钟乳石。在这里,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下钟乳石的三种主要形态:石笋、石钟乳、石柱,从洞底往上生长的钟乳石叫石笋,从洞顶往 下生长的钟乳石叫石钟乳,连接洞顶洞底的钟乳石叫石柱。
定海神针
穿过百米长廊,出现在面前的是两扇并列排开的洞门,宽的是幸福门,窄的是长寿门,两扇门通向一个地方。传说从宽门过能福如东海,从窄门过能寿比 南山。在黄龙洞,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大家可以绕着中间的这根门柱一圈,就经过了两扇门,当然就“福寿双全”、两全其美了。我们把这世界最美满的洞门叫“双 门迎宾”,它在衷心祝愿各位客人幸福长寿!不过,是先选择幸福?还是先选择长寿?就看大家需要什么哦。
从象征幸福和长寿的双门迎宾出来,经过霓虹灯闪烁的龙舞厅,不远处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音,我们就要到达世界上最繁忙的阴河黄龙洞响水河参观了!为 什么说最繁忙呢?因为这条阴河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100万人以上,在国际溶洞阴河旅游排行榜中一直稳坐头把交椅。响水河位于黄龙洞第二层,是洞中三条阴 河之一,全长2820米,已经开发800米,平均水深6米,常年水温在16℃,盛产娃娃鱼。荡舟响水河,河道曲折,水光洞色尽收眼底,沿途风景值得大家细 细品味、浮想联翩…… 1992年,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卢卡思考察响水河时,曾由衷感叹:“黄龙洞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溶洞,还有这么美的阴河,真是不可思议!”响水河第一个 景观为一座长条形岛屿,以前被叫做黄龙岛,但没有正式标志。2012年5月份,景区将这座岛屿正式命名为黄岩岛,并在岛上设置了标牌。我们这一做法主要目 的是向世界宣示: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神圣不容侵犯!
山中有瀑布算不上稀奇,洞里有瀑布那才稀罕。告别响水河,来到黄龙洞第三层天仙宫景区,这里不仅有瀑布,还有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大家快看游 道的右侧,山坡地下有一片巨大石瀑布群,南北宽62米,东西长105米,落差达40米,为国际上目前已开发的旅游溶洞中规模最大的石瀑布群。这种石瀑布, 在洞穴学里叫“底流石”,由洞顶滴水产生的片状水流在洞底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次生碳酸钙沉积。因为洞顶滴水中泥质含量较高,所以流石瀑颜色呈黄色,所以这 些石瀑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黄土高坡”。更为叫绝的是,在天仙宫洞顶,还有三股泉水从近30米高的蜂窝状的石窟倾斜而下,如烟似雾,飘渺若仙,形成 气势磅礴的洞中水瀑布。这个瀑布地处天仙宫,所以命名为天仙水瀑布。那么是怎样形成的呢?瀑布之水天上来,其实在我们的洞顶上是一座森林茂密的高山,其上 丰富的地表水汇聚成溪,沿洞顶缝隙渗透下来,四季长流不竭,便造就了今天这样无与伦比的水瀑布奇观。这瀑布的水,粉身碎骨落到洞底后仍一路歌唱,一部分流 淌到了响水河,一部分滋润了脚下的黄土高坡。水是万物之源,在黄龙洞内水可以穿越石壁,可以凝固成石,可以孕育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童话。
欣赏了洞中瀑布,逛完洞中街市,便到达黄龙洞的最高层第四层龙宫大厅。这个大厅不仅是黄龙洞13个大厅中面积最大的石厅,也是目前世界上旅游溶 洞景观最为丰富的大厅。龙宫大厅,底面积为14000平方米,平均高度40米,现存有大小石笋、石柱1705根,其中1米以上的516根,被誉为“地下张 家界”。各种钟乳石景观星罗棋布,惟妙惟肖,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请看,黄龙洞上千根石笋正以各种优美的姿势列队向大家问好,有的如金鸡报晓,有的似 火箭升空,有的像海螺藏身,有的如情侣幽会……据专家考证,黄龙洞的石笋均由洞顶滴水长年累月形成,一百年长一公分,我们人类寿命平均以100岁计算,在 黄龙洞内也就相当于石笋的一公分。龙宫大厅的石笋年纪大都上了一万年,见证了大自然的伟大与沧桑,可谓根根都是传奇件件都是珍宝。
在这里,黄龙洞向大家隆重推出三件“宝中宝”。第一件叫“龙王宝座”,在龙宫口的最上方,是洞内最粗壮的石笋,底部直径十米,奇怪的是中间是空 的,可以坐十来号人。不过为了保护遗产,景区禁止攀爬所有石笋,否则大家也可以跑上宝座过一把“龙王爷”的瘾。大家看,游道左侧的这根石笋全身像不像白雪 皑皑的巨松啊?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宝中宝”——“万年雪松”。这根石笋学名叫棕榈状石笋,是滴水及由其产生的飞溅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结晶,据测定它高 高挺立在这里至少10万年了。第三件“宝中宝”是什么呢?它就是先前在洞外特意提到的“定海神针”,它就是眼前斜坡上这根又高又细的石笋。相传当年孙大圣 大闹龙宫后被龙王爷扣留下如意金箍棒,后来龙王爷离开宝座远游后,金箍棒便化身成今天的“定海神针”守护龙宫。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足以说明这根石笋的 神奇。“定海神针”石笋高19.2米,通体洁白,造型奇特,两端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十公分,海枯石烂二十万年依然青春永在。大家不信啊?顺着洞顶 灯光,大家就会发现这根神针针尖离洞顶还有点距离,而且洞顶的滴水表示神针活力十足,仍在生长发育之中。1998年4月,为加强这一镇洞之宝的保护,黄龙 洞曾为这根神针投保一亿元人民币,开创了人类为资源性资产投保之先河,震惊了国内外旅游界、保险界和新闻界。自此,黄龙洞名声大振,许多朋友就是行程再紧 张,也要赶到黄龙洞来一睹这根世界最昂贵石笋的真容。正可谓:张家界顶访神仙,黄龙洞中拜神针。黄龙洞,洞内有神针,洞外有猴子,所以也有人说,黄龙洞是 一只猴子与定海神针的永恒话题……
参观完粗犷宏伟的龙宫大厅,沿着百步云梯下山,迎接大家的将是黄龙洞洞中最后的也是最精致的景点:迷宫。迷宫,位于黄龙洞最底层,也就是说先前 我们参观的响水河还在迷宫的上层。迷宫这个洞中洞尽管面积不大,非常袖珍,但却是遍地珍奇啊!洁白晶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卷曲石、石珍 珠、石珊瑚等溶洞景观在五颜六色的灯光打扮下显得光怪陆离,玲珑剔透,密密匝匝,奥秘无穷,奇妙无比。在迷宫内,这条游道非常豪华,全部铺上了红地毯,大 家全部享受贵宾待遇。为啥铺地毯?答案很简单。迷宫洞顶滴水太丰富、洞底太潮湿,铺地毯一是为了方便大家行走,二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洞中景观。越往前行, 空间越显狭小,迷宫越显精美,简直是步步美景、步步奇景!这里要重点提醒的是,在迷宫参观时该低头的低头,该折腰的折腰,大家头部和洞顶都“伤不起”啊! 不信啊?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考察黄龙洞后曾欣然题词:“中华江山多娇姿,黄龙迷宫竞折腰。”当然,邹家华先生题词中的“折腰”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游览 迷宫身体需要自觉地折腰,二是面对迷宫美景精神上需要自发地折腰。
有诗人说,黄龙洞是一首韵味无穷的抒情诗;有画家说,黄龙洞是一幅自然天成的立体画;有哲人说,黄龙洞是一壶醇香醉人的陈年老酒……黄龙洞开放 近30年来,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超过1500万人,曾先后成功接待了胡耀邦、华国锋、乔石、李瑞环、李岚清、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画大师关山月、着名 作家曹禺等知名人士三千多人,1998年还成功接待了首位外国元首——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先生。他们走过千山万水,脚步从未停止;他们赏过世界百景,仍 心醉于黄龙洞的天生丽质和鬼斧神工。着名文学评论家冯牧参观黄龙洞后称赞“琼楼玉宇、异境天开”;剧作家曹禺参观黄龙洞后盛赞“洞天别有、世界奇迹”;香 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考察黄龙洞后赞美:“黄龙奇洞,叹为观止。”泰国公主诗琳通游览黄龙洞后欣然题词:梦幻世界。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考察黄龙洞 后即兴挥毫:三湘的黄龙,中国的骄傲。(邓道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江西分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一个濒临关闭的老企业,由于采用循环流化...
海纳百川才能兼收并蓄,吸收借鉴方可扬长补短。在实践中,南车四方股份充分认识到,与最强者比起来,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