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的时装、南海的铝、江门的“咪头”、中山的灯……民企扎堆珠三角专业镇,形成全国最大的产业集群。
被专家称为“中国经济第三次浪潮发动机”的产业集群,就像催化剂一样,用“块状经济”的纵横联合式结构,把民营企业的“独唱”变成了“大合唱”,打通了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的辅助产业,从而爆发出更大的经济能量。正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大力发展和迅速崛起,才使得广东民企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生命力。
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一大批以专业镇为特色的民营企业产业集聚区域。在全省1145个县市辖镇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300多个,超过20亿元的有120多个,超过100亿元的有24个。在珠三角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1/4,其中包括佛山、中山、东莞以纺织和服装产业为主的集聚区;佛山、潮州、云浮以陶瓷和建材产业为主的集聚区。例如,2006年东莞虎门全镇服装生产量达到2亿件(套),服装的销售额135亿元,创造税收6亿多元,获省级以上名牌称号服装品牌30多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服装企业80多家,并诞生了以纯、松鹰、灰鼠等一大批超大规模的品牌服装生产企业。
广东的产业集群不仅“开枝散叶”,拓展到多个产业,随着规模的增大还在不少领域中一枝独秀,有不少产业集群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佛山南海大沥的铝材产量已占全国的40%以上,中山古镇的灯饰销量已占全国的60%以上,江门恩平的麦克风已占全国销量的70%以上。
而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正在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新趋势。以珠江两岸为例,以专业镇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正在从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扩展,分别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和电器机械产业集群: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体,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集群规模全国最大;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广州为主,经济规模达1300多亿元。
历经百届的广交会,不仅是广东经济出口开放的一部史诗,也是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一面镜子。民营企业参加广交会的队伍和成交额逐步扩大,地位不断增强。在2006年的第100届广交会上,广东交易团参展企业数1595家,总成交额83.7亿美元,其中参展民营企业数858家,占53.8%;成交额58.1亿美元,占69.4%。民营企业参展企业总数和成交额已占据广东交易团的半壁江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江西分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一个濒临关闭的老企业,由于采用循环流化...
海纳百川才能兼收并蓄,吸收借鉴方可扬长补短。在实践中,南车四方股份充分认识到,与最强者比起来,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