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全国铁路全面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谐号”动车组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迅疾飞驰在京广线、京沪线、胶济线、西宝线、沪宁线……它们的精彩亮相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有了自己的高速列车!我国铁路进入全新的高速时代!此次开行的高速动车组中,CRH2型占到了71%,而这种型号的动车组均来自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南车四方股份以强劲的发展速度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成果迭出:国产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青藏铁路客车的问世向世人诠释了中国企业的不凡实力;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诞生填补了国内空白。人们不禁要问南车四方人屡创佳绩的秘诀?它成功的奥秘所在?
搭建平台
与“国际先进”对接南车四方股份的前身是四方机车车辆厂。2002年7月,这家拥有百余年历史的老牌国企成功改制。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下,在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和城市地铁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刚成立的南车四方股份怀揣实现跨越的新使命,开始规划自己的发展蓝图:以“掌握世界一流技术,制造世界一流产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为目标,全面加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步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这是一个高远的目标,要不断靠近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奔跑速度,站高一点、看远一步,找准企业加快发展的着力点。视野决定发展思路。2003年,志存高远的南车四方股份通过对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清晰设想和总体透视,开始决定实施新一轮大规模、高密度的工业化改造。投入近9个亿的技术改造,使南车四方股份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铝合金车体、不锈钢车体、转向架生产线以及高档客车、高速动车组、城轨车辆总装线及完善的调试试验线。公司的主要关键设备及工艺装备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构筑了国际一流的制造平台。
在现代化轨道交通装备的生产格局形成的同时,2004年年底开始,南车四方股份大力实施了企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流程再造,形成了以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南车四方股份又从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层面发力,全面实施以工艺流程为基础、以工序管理为中心的物流管理工程,以精益制造为核心的生产管理工程,以培育战略合作伙伴为重心的供方管理工程和以开展班组建设为重点的基层管理工程。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变化,使南车四方股份管理平台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
技术集成
与“世界高手”共舞
海纳百川才能兼收并蓄,吸收借鉴方可扬长补短。在实践中,南车四方股份充分认识到,与最强者比起来,自身的研发实力还算不上雄厚。要想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与世界先进的企业同台共舞,必须加大开放式技术创新,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
在此思路下,南车四方股份与国外相关领域居前沿水平的同行以及国内2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合作。2005年8月,南车四方股份还与国外著名同行企业联合成立了技术开发公司,为提高研发水平、加快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创造了条件。
作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项目是南车四方股份全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载体,在时速200公里项目的技术引进过程中,南车四方股份在学习中消化,在消化中吸收,在吸收中创新,产品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程序有了跨越式飞跃。在创建新的研发平台的同时,南车四方股份着力搭建国际先进的工艺设计平台,推行将工艺融入设计的理念,提升了产品的制造水平,实现了产品制造的精细化、精良化。
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已有技术整合起来实现“技术之大成”是南车四方股份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另一种思路。公司管理层认为:对于南车四方股份来说,不可能掌握产品每一个零部件的分支技术,而应该着重提升整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集成整合的能力,这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广州地铁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就是将国外先进技术集之大成而创新的典范。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是非粘着驱动方式的地铁车辆,由于其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借鉴,技术难度可想而知。在研制过程中,南车四方股份与相关领域技术领先的多家国外公司开展了技术合作:将世界先进的车体技术、直线电机技术、转向架技术、制动技术等有效的融合、匹配、集成,从而形成了极具市场前景的产品。该产品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方面全面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如今,16列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已在广州地铁四号线上飞驰!
在与国际先进企业同台共舞的同时,南车四方股份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频频打出精彩的国际牌,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南车四方造”潇洒的身影已遍布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
自主创新
与铁路发展同行
作为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南车四方股份,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雄厚的技术底蕴。其前身四方机车车辆厂在1952年曾制造出新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火车的历史,在此后的岁月里,工厂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创造了机车车辆工业一个又一个“第一”。经过多年培育,南车四方股份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在重新整合了设计开发资源、工艺技术资源,完善了设计工艺开发流程、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后,形成了多层次、相互衔接,既为长期发展建立技术储备,又能适应当前市场形势的技术开发体系。其转向架、各类钢结构车体、铝合金车体的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在行业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客车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制造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制造水平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
雄厚的研发实力使南车四方股份“底气”十足,“内功”深厚,青藏铁路客车的研制成功正好佐证了这一点。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所具有的特殊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对青藏铁路客车的运行性能、安全性提出了极为苛刻的、特殊的、高标准的要求。2006年,在世界上没有任何现成的技术资料作为借鉴的前提下,南车四方股份以自主研发为核心,全面攻克5大世界性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185辆青藏铁路客车并上线运营。
履行使命
在更高起点跨越
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项目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集机械制造、电力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其技术的复杂性、艰巨性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史上前所未有,制造难度也是空前的。它同时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仅每列动车组的零部件的供应就达70余万个。面对这一宏大的重点项目,南车四方股份化挑战为责任、化压力为动力,在铁道部的统一领导与科学组织之下,历经近4年的时间,全面实施了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其间多少次失败,多少次试验,多少次攻坚克难,多少曲折艰辛,多少不眠之夜。有两组数据就可略见一斑:为确保高速动车组的安全可靠,仅高速动车组的高速转向架疲劳试验就达1000万次,高速动车组的运行试验达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周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南车四方股份已经完全掌握了高速动车组轻量化车体制造、转向架制造和集成总装等高速动车组的关键技术,形成了高速动车组顺畅的制造流程,构筑了高速动车组的产品平台。
高速动车组项目对于国家铁路事业的现代化影响深远,对于南车四方股份的影响更为深远。在200公里动车组项目的推动下,南车四方股份的产品、产业结构得以升级跨越,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整体跃升,彰显出良好的成长性和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态势。
据了解,在实施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同时,南车四方股份已开始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今年年底国内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将在南车四方股份问世。它的诞生,必将书写中国高速动车组新的历史。
奋进不止的南车四方股份,将目标指向了更高。
海纳百川才能兼收并蓄,吸收借鉴方可扬长补短。在实践中,南车四方股份充分认识到,与最强者比起来,自身的...
民族轿车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一个硬伤。在以前几十年,中国路上跑的轿车几乎都是国外汽车巨头的品牌。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