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和竞争的世界,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名牌的世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品牌可谓是市场的灵魂。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有幸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3年,本土品牌的生命周期很短,生命力十分脆弱。我国企业要想大步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中,品牌战略势在必行。
塑造我国出口商品品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宏观上创造条件,要发挥政府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政策支持的力度。政府要努力创造一个更为宽松、有利的环境,用全球化的视野和市场化的观念,加大保护本国企业全球化品牌能力,积极利用国际有关涉及品牌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本国企业品牌。
制定产业政策,为名牌成长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处于建立过程中,民族品牌还比较稚嫩,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这方面,日本政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二战以后,为了使农业、工业、矿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能够协调发展,日本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狠下功夫,并随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补充,其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政府有力的支持确保了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了名牌的发展。名牌是竞争的结果。实际上,政府不仅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名牌发展铺路架桥,而且还可以通过科技政策、税收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一定的“政治营销”手段来支持名牌的发展。
构筑信息平台,增强品牌竞争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谁占有更多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在商战中克敌制胜。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供信息服务,特别是行业发展方面的信息服务,以便减少企业的决策失误。国际经验表明,各种条件的限制形成的经济信息传递和市场反应的时滞与不确定性,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改善市场的信息结构、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校正市场协调失灵的政府管理可以削弱市场经济的波动频幅。同时,政府给企业提供与生产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可以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更接近社会需求,购买更适合社会的供给,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趋于高效、和谐,进而与政府引导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向相吻合。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日本政府各个经济主管部门都有专门的刊物,提供与本部门管理领域有关的信息,仅日本通产省出版的定期刊物就有近120种;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专门出版了《企业服务索引》周刊来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完善法律法规,为名牌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性,也是经济繁荣的推动力量,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有时会造成对自身作用的限制或否定。当下,我国的市场规则尚不健全,对违规、侵犯知识产权等现象监督、制裁不力,加大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影响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规范各种市场行为,品牌才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
在财政政策上的支持
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需要较大的财力投入,并且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活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的品牌塑造工作因此容易受到制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需要建立激励企业塑造名牌的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对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商品出口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例如,给予较宽松的贷款条件和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二是税收上对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商品出口给予优惠,如提高出口退税的比例,优先支付出口退税款。三是在出口报关时享受优先或出口免检待遇。四是政府可以建立出口名牌奖励基金,对出口名牌和在国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定期进行评审和奖励。五是在配额的发放、出口许可的审批方面优先考虑名牌商品。
品牌的塑造,不仅要求在宏观上为名牌的塑造创造条件,微观方面也要求企业为之努力:
提高企业对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
许多企业之所以不重视品牌战略,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企业要想立足发展,靠的是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归根结底靠的是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在整个竞争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品牌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企业竞争战略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分销战略和促销战略。而在产品战略中,品牌战略又占据核心地位,其他战略都是围绕它来展开的。这是因为品牌意味着产品的高品质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所以对消费者有极强的吸引力,这使企业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同时,产品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使经销商的经销风险减小,获利机会加大,企业的销售渠道通畅,从而分销商愿意经销产品。由此又往往进一步导致企业借助名牌产品的一系列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主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获得长期利益。
结合出口企业特点,从贴牌生产逐步发展企业自有品牌,提高竞争力
有人将贴牌生产比作企业壮大实力的捷径,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目前,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因出口成本上升而明显放慢,继续走依靠低价扩大出口的路已经越来越难。要提高出口价格,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已刻不容缓。对加工企业来说,在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产品营销,特别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实力之后,也应该看到为别人做“嫁衣”的弊端。例如利润微薄、生产规模受制于人、不能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无法真正了解市场等。企业缺少品牌和从事无牌经营,损害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限制了我国企业从事出口、对外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经营活动,也不利于我国知识产权的建设。所以,充分了解市场变化,适度把握好定牌加工的规模,把定牌加工与创造自有品牌结合起来应成为企业重视的问题。企业要合理确定定牌加工与自有品牌的比例,既通过定牌加工学习掌握世界著名品牌的管理与技术,又通过自有品牌打响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然后进一步扩大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建立品牌文化,开展品牌营销
品牌战略必须要有它的精神源泉和支柱——品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名牌产品的生产厂家推出的并不单单是产品,同时还包含着某种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产品要以自己的文化底蕴,唤醒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意识,吸引消费者的现实消费需求。所以,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才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善于利用品牌的文化优势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为企业竞争资本,使品牌的文化内涵带给品牌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价值,使品牌文化为品牌注入神奇的活力。
注重品牌的法律保护
创名牌不易,保名牌更难。企业应当学会运用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品牌。当企业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时,也要先充分考虑寻求国际的法律保护,商标国际注册是寻求商标国际保护必不可少的措施和有效途径。按国际惯例,商标专用权具有地域性,为了取得国外的保护,就需要到国外进行注册。目前到国外注册既可以通过《马德里协定》或《马德里议定书》办理国际注册,也可以逐一国家办理注册。除此之外,面对国内、国际市场不正当的品牌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善于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有关国际公约,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品牌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冻结法施工方面,中煤特凿两年来投资2亿元更新了国内先进的螺杆式压缩机,研制了轻便、集成、可移动的厢...
历史上不乏有脾气的果敢者打拼出一片片自己的天空。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身上闪耀着智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