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多为上世纪50年代创办的。由于规模较大、历史较长,并且带有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典型制度特征和文化特征,所以企业制度改革具有较大难度。改革开放以来,传统钢铁企业的制度改革一般是通过所属主业的某一部分建立混合所有制和非钢产业全面采取混合所有制来进行探索和实践的。杭钢是由后一种方式改革起步,取得杰出成就的钢铁企业典型。
杭钢发展非钢产业,是杭钢所处环境的客观要求。因为杭州市的城市规划政策不允许杭钢主业扩张,所以杭钢才采取了适度多元的企业发展战略。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虽然杭钢选择多元化是形势所迫,但杭钢实施多元化战略却是积极而充满信心的,尤为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在产业选择、制度安排、管理创新、文化整合方面,都是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当然,这其中除了产业选择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制度创新能力。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像杭钢这样规模和历史的企业,除了熟悉钢铁产业外,对其他产业确实比较陌生,除了驾驭全民所有制企业之外,对其他类型企业制度可谓知之甚少。而且,任何一种企业制度的选择,都意味着选择一种企业发展方式。现在可以这样看,杭钢领导班子驾驭混合所有制非钢产业的成功,既是增强发展意识、与时俱进的结果,更是市场化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一次合格检阅。
毫无疑义,历时十几年的混合所有制尝试和非钢产业的高速发展,无论对集团的体制、机制、管理与文化的改变,还是对钢铁主业市场化能力的提升,都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杭钢与民营资本成功重组宁波钢铁公司,标志着杭钢整体改革的持续深入。杭钢,已经驶入改革的快车道。
杭钢与时俱进,坚持改革要持续深入的经验,不仅对钢铁企业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对其他国有企业也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历史上不乏有脾气的果敢者打拼出一片片自己的天空。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身上闪耀着智慧和...
“有多大度量做多大事业。”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与创业者交流时都爱说这个观点。大凡有点人生经历的人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