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桂林市陆续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等国家级荣誉。近年,桂林旅游接待量达1337.95万人次,平均每天有近4万名游客到该市山水田园间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将旅游做得风生水起、势头迅猛的桂林市政府近年来又瞄准了发展现代环保型工业的新目标。日前,桂林市市长张秀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多数人知道桂林是美丽的旅游城市,但很多人不知道桂林还是投资创业、发展工业企业的理想之地,桂林市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工业经济。”
采访一开始,张市长便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了桂林发展工业的六大优势:一是名城优势;二是区位优势;三是交通优势;四是产业基础优势;五是自然资源优势;六是人才资源优势。
张秀隆认为:“发展工业是振兴桂林、实现桂林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桂林应该充分利用这张充满魅力的城市名片,把招商引资和推进工业化工作做得更好更快。”他表示,桂林发展工业,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引进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项目,积极承接并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两高一低”项目,防止高污染、低效益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引进。
发展方向既定后,桂林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多中心、组团式、重点西移、兼顾东延、适度发展南北向”的战略决策。重点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好漓江、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开发西部、优化中部、提升东部、适度发展南北部,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工业产业链,努力打造具有桂林区域经济优势和特点的产业发展体系。
在投资“软环境“方面,张秀隆强调,“要打造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的最优软环境。”目前,桂林市正在想方设法提高机关行政效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重点机关和办事窗口的服务都实行电子视频监控,让全市公务员绷紧了服务的弦。桂林还将进一步健全政务服务,对投资项目依法依规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实行审批全程代理服务、规范收费行为,让投资创业者尽可能少支付发展成本,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
张秀隆对记者算过一笔经济账:“根据与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投资生产要素的计算比较,在桂林投资办厂,直接土地成本将减少一半以上,直接用水电成本将减少近25%牞劳动力成本降低一半以上牞很多从东部转移来的企业,在扣除运输成本以后,仍有理想的利润空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有德国巴斯夫、韩国大宇、美国英格索兰、日本NEC等一批跨国企业,广州白云电气和立白集团、上海复星、杭州娃哈哈和万向集团、北京燕京、安徽海螺等2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桂林。很多来自东部的企业家已发现桂林战略位置重要,产业资本正加速流入桂林,近年桂林市引进内资实现翻番,实际到位99.3亿元人民币。
最后,张秀隆强调:“不进则退,发展得慢也是退,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桂林要在承接产业的大潮中积极行动起来,抢在前头,有所作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工业,再造一个新桂林。”
历史上不乏有脾气的果敢者打拼出一片片自己的天空。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身上闪耀着智慧和...
“有多大度量做多大事业。”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与创业者交流时都爱说这个观点。大凡有点人生经历的人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