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安全生产工作纪实
初夏的三江大地,到处郁郁葱葱,田野里,一行行整齐的稻苗昭示着新生的力量和希望。现代化的大农业一碧千里,大机械的隆隆声回响着强工的脚步……一幅幅平安、和谐、美好的画面美不胜收,令人心生向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正在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的黑龙江省七星农场,是黑龙江垦区大型国有农场之一。该农场下辖6个管理区,32个作业站,辖区常住人口4万余人,各类行业场所2412处。近年来,该农场通过开展社会秩序整治“百日会战”、“春播、秋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载体活动,不断普及公共安全知识,重点对公共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商业网点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严厉查处或取缔不符合经营条件的经营企业和行业场所,使农场连续多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件。
查隐患、降事故,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针对我国各地道路交通、大型火灾、建筑领域群死群伤事故仍然多发的实际情况,这个农场以抓安全生产为切入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坚决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确保本辖区、本行业、本领域、本系统的生产安全。这“四个坚决,一个确保”也是他们的安全生产理念。
针对本辖区道路上的车流量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这个农场认真做好公路系统工作,重点突出抓好农机安全,严格控制农用四轮车上路违章载人和非法营运等现象。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举头并进,提升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农机、交通部门密切配合,重点整治辖区内所有过往车辆的超速、超员、超载、超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章超车、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客货混载、违反交通信号、随意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杜绝摩托车违章载人,及时纠正和制止各类违章现象,以此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同时,这个农场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行严查重处,加大了客货运输市场管理力度,落实了管理责任人,建立了规章制度,使货运、客运、出租守法经营、合理计费、服从管理。及时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要求进行维护、检测,使农场的维护、检测率达到98%以上;汽修管理,合法经营办证率为100%;司乘人员100%签订了安全责任状,上岗持证率达到了99%。
抓源头、零容忍,安全生产与教育并举
2012年,这个农场所管辖的新城社区被黑龙江农垦总局评为“安全社区”,这是与他们创新安全生产活动模式密不可分的。这项工作的开展使每一名职工群众养成了时时讲安全、处处想安全、事事保安全的良好习惯。
这个农场结合垦区农业生产特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在职工中积极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通过深入各类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氛围,不断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这个农场以倡导安全文化建设为重点,从提高一线职工安全自防自保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广泛开展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在农业、农机及特种行业人员中全面推行岗位资格准入制度,提高职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定期组织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及考试,凡考试成绩不合格取消上岗资格,增强了职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
这个农场通过设立咨询台、出动宣传车、书写安全文化标语、发放安全知识传单、播放安全事故警示片、张贴安全教育宣传挂图、印发安全行为公约等形式,力求做到安全生产与教育齐抓并举。同时,通过 “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青年安全文明示范岗”、“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工厂、进工地、进管理区、进学校、进商场、进家庭”等活动,用演讲、板报、知识竞赛、广场文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增强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着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敲警钟、密排查,保民促安重实效
这个农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由相关部门定期对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状况、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重点是农机、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场所和人员安全生产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个农场加大力度保护舌尖上的安全,联合卫生、工商、安全、消防、教育、质检、广电等部门,针对校园及周边地区、大型超市、商场等场所食品来源、卫生安全等进行了“护绿打黑”专项整治。同时推出联动机制,构建了以警民联防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用,组织包片民警、管理区(社区)保安、志愿者治安巡逻队、楼栋长、老党员、老职工等,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巡逻检查的社会管理防控体系。联合交警、消防、农机、卫生、建筑等行业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节期间安全专项整治”“春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月”“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顿”等专项行动,使一些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消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这个农场以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为契机,重点组织开展了治理整顿“六小单位”、商场、网吧、娱乐场所、歌厅等公众聚集场所以及大型集贸市场等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检查,清除在安全出口处设置铁栅栏、消防水源设施不配套、堵塞占用疏散通道等火灾隐患,加大整改火灾隐患的力度,整改率达100%。尤其在春播及秋收期间,协调农机、交警、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生产生活区进行巡回检查,利用宣传车、条幅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对各类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有效地杜绝各类安全隐患。
据了解,在大检查期间,这个农场实行了周小结、月汇报制度,建立了隐患排查登记台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并对前期的检查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再排查、再整改和跟踪问效,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
强宣传、造声势,为经济发展戴好安全帽
安全第一,宣传先行。这个农场全年出动宣传车19台次,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各种条幅260条,安全警示标志270块。在社区广场联合举办了“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利用大屏幕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在社区、管理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张贴安全宣传挂图、横幅等。
这个农场邀请讲师在社区、中小学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普及安全知识。对辖区内的特种作业人员定期组织3次安全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和技能。实现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同时开展安全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普及安全文化,弘扬安全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已推荐2个单位申报管局安全文化示范单位。
为规范辖区企业安全管理,这个农场以建三江益华米业公司为示范的3家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邀请省专家组对益华米业进行现场咨询指导,通过实地观察和检验,规范了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的要求。为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这个农场制定预案,在社区、学校和幼儿园开展火灾逃生等应急演练共计6次,普及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这个农场相继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安全文化周、应急预案演练周和依法行政宣传周等重点活动。并参加了总局、管局举办的“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同时组织机关、管理区、作业站管理人员共300余人参加全国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知识竞赛活动,大力营造了全社会安全生产氛围。这些以教育人、熏陶人、触动人、关怀人为主题的人性化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安全教育常态化、多元化,使人们的安全观念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特约报道员:李晓光 张元强)
“有多大度量做多大事业。”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与创业者交流时都爱说这个观点。大凡有点人生经历的人听了...
作为一个拥有16万员工的企业,它的兴衰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涉及资源型城市鹤壁的未来走向。为了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