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五大准则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报道  2014-06-04 17:18:27 阅读:

  语言是人类的特殊功能。人们的思想、信仰、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语言得以体现。企业,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其独特的语言表现便是每个企业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

  不难发现,任何一个企业的语言都是多姿多彩的,其中的主旋律则起关键作用,即所谓的“中心语言频道”。这个“中心语言频道”是指企业员工在上班期间的茶余饭后自发地聚在一起闲聊时,以一种习惯性的交流方式表现出来的相对固定的话题倾向。走进某些企业,常常可以听到员工对于当天的生产质量、客户反馈、新品进度以及质量难题等,不时地交流反馈,其中夹杂着路边新闻、家务轶事花絮等等,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愉悦的、自然的,构成了企业一道健康、和谐、向上的亮丽风景线。然而,也会遇到这样的企业:上班期间,员工们三五成群,说三道四,人前背后拨弄是是非非,对于公司则是牢骚满腹,但对于自己工作分内的事却又习惯于推三阻四,凡此种种,该是一道令人烦心的风景线……

  可见,“中心语言频道”就是公司文化的风向标。作为管理者,要想办法调节好这个风向标,使其朝着企业期望的方向转换,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源和员工身心健康的营养素。

  就事论事 淡化“是非”之争

  员工来公司就是做事的,管理的奥妙就在于如何使员工确立对事情负责的态度,专注于手上的“活”,而非游离于“事”之外,在做“人”上下功夫。因此,管理者应该开宗明义引导员工把“中心语言频道”集中到如何把事情做好上面来,怕就怕企业的语言在“人”的是非圈子里兜,使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节外生枝、事倍功半。例如,某个工作项目出现了问题,本应该利用大家的智慧去查明原因,想办法把问题解决,然而相反地花了很多精力在分辨是非、追究责任上。结果呢,事情的本身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反而搞得人人自危,私下里形成相互猜疑、逃避责任的不良风气。

  客户导向 凝聚“向上”之风

  如何把大家的话题集中到一个点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出客户这个老师。因为客户是最中立、公正和严厉的。当大家的想法出现分歧的时候,用客户的话来说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借客户之口,狠抓品质管理。利用来自客户抱怨这个契机,来震撼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引导员工的话题到如何解决客户的抱怨上来,这样便可自然地让员工质量意识归顺到客户的需要上来。

  数据说话 降低“人为”因素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是最好的律师。在数据模糊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矛盾,也容易被钻空子。要让管理更加简单有效,管理者就要学会如何让数据说话,让数据融入到企业的语言中来。这就要求企业要善用数据,让数据透明化,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能通过数据这个“铁的事实”找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口头语言”。有了数据作为基础,各种人为因素就会降低,各项考核也就来得方便了。

  力行赛马 避免“马屁”文化

  海尔总裁张瑞敏用人之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赛马”而不“相马”。这一招很高明,因为一旦“相马”了,人为的因素就会复杂,研究“马屁”术的人就会增多。如果采取“赛马”的话,人与人之间就会鼓劲,而不是暗自闲话,一切显得公平简单。一个企业的“马屁”文化就是在“相马”的过程中形成的。

  以身作则 倡导公正氛围

  领导喜欢什么,员工往往会给予什么。领导喜欢听闲话,周围的人往往会跟着说闲话;领导喜欢“魏征”,周围说真话的人就多;领导喜欢把事情做好,周围的追随者一定是专注于做事情的。所以说,健康的“中心语言频道”少不了领导自身的修炼。领导的习惯、喜好和理念往往是企业“中心语言频道”的导向仪。

更多专题
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之路

当年,为纪念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话,“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从此被...

乘风破浪立潮头

犹如迷雾散而长天开,职工眼明了、心亮了,看到了出路所在、看到了希望所在。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